郝勁鬆何許人也?值得你如此鄭重地呼籲向他學習?
郝勁鬆是北京某高校一位訴訟法專業的在讀研究生。2004年以來他因為發票問題先後進行了多次舉報、四次訴訟和一次上書,從而廣為人知。近日,筆者在搜索引擎上鍵入“郝勁鬆”,相關信息已達800多條。
郝勁鬆先是在2004年5月中旬向國家稅務總局舉報中心遞交舉報材料,舉報鐵路餐車不開具發票,涉嫌偷稅。因為在法定期限內,沒有回複,他於8月8日以國家稅務總局不作為向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得到受理。
接著,他因為地鐵站廁所收費不開發票向北京市地稅局舉報並向地鐵總公司交涉投訴,未果後將地鐵總公司告上了法庭。
10月13日,他又因為乘坐火車在餐車上消費索要發票遭拒絕,而將北京鐵路局告上法庭。
11月中旬,他去北京火車站辦理退票手續,對方給他的“退票憑證”上沒有稅務部門發票監製章,在索要發票遭拒後,郝勁鬆將北京鐵路局告上法庭。
11月28日,他同時進行的數場官司之一作出了判決。北京鐵路法院判決,郝勁鬆訴火車餐車不開發票案一審敗訴。法院認為,在餐車上用餐構成飲食合同關係,由於郝不能證明自己用餐曾經向服務員索要過發票,所以駁回其訴訟請求。而與此同時,郝勁鬆向北京市地稅局的舉報有了結果。北京市西城區地稅局給他回函通報了結果:北京地鐵公司被稅務部門要求補交2萬餘元稅款,並被罰款1000元。
在等待其他判決結果時,郝勁鬆又采取了進一步的舉措:“上書”全國人大常委會,建議立法機關改變或者撤銷20%退票費的依據——《鐵路客運運價規則》。
說實話,當我看到郝勁鬆這些不屈不撓的維權舉措時,真的打心眼兒裏敬佩他。
發票對稅務部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便對消費者也是重要的權益保障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發布已有十多年時間了,為管好發票,減少偷漏稅,各級稅務部門不知想了多少辦法,采取了多少措施,什麼稅法宣傳、專項檢查、有獎發票等等,但效果還是不能令人滿意,漏洞、失察的地方也不少,例如郝勁鬆反複舉報鐵路係統不開發票問題就是其一。
讓稅務係統、讓稅務人員感到慚愧的是,這麼大的鐵路係統、這麼長時間的疏於管理問題,卻是被一位與稅收工作無關的年輕人發現並把它通過法律訴訟的形式暴露於眾的。這從反麵證明了我們的工作存在大而化之與管理漏洞。讓我敬佩的是,郝勁鬆單槍匹馬,而且目的主要是為了維護國家利益,維護法律尊嚴,與巨人般的自然壟斷集團“鐵老大”叫板,甚至以不作為把負有管理責任的國家稅務總局告上法庭。不管訴訟結果如何,也不管他告的就是我們的頂頭上司,正義在誰一邊,我們就應該支持誰。
郝勁鬆的確值得我們學習,尤其是稅務人。
我們應該學習他較真的精神,稅務係統坐過火車的不知有多少人,在餐車上用過餐或消費的人起碼有一多半兒,但有誰因為不開發票動起過與鐵路較真的念頭,並付諸行動,至少目前未見報道。
我們應該學習他以身護法的精神。依照法律,凡有經營收入的法人和自然人都必須自覺申報納稅。但鐵老大偏偏漏在了恢恢法網之外。郝勁鬆不認這個邪,先是據理力爭,無果之後,就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訴訟,以此來推動法治的落實。這是真正的依法護稅。
我們應該學習他維權的科學精神。郝勁鬆打官司有理有據,他查閱了國家稅務總局“關於鐵路征收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2)44號文件]。並根據鐵道部公布的年輸送旅客的數據推算出,鐵路平均每月輸送旅客0.85329億人次。再進一步推算從2000年到2004年5月,鐵路共輸送旅客45.25105億人次,按平均每人次在列車上購買1元消費品,共計45.25105億元,按營業稅稅率5%計算,鐵路這些年流失了2.26255億元稅款。一個管理漏洞,就可能造成這麼大損失,這個數字是很有震撼性的。
我們還應該學習他不求私利的公益精神。表麵上看,郝勁鬆打的是維護財產權官司,但實際上他打的是維護國家稅收的公益官司。郝勁鬆打地鐵官司,標的額隻是5角錢,但他卻為此花了包括路費、律師谘詢費等在內的1000多元。他說:“我覺得自己花1000多元後,能讓更多的消費者不用花這個錢,而且西城區地稅局已經追交了20000元稅款。我認為這個錢花得值,這場官司打得也值。”
郝勁鬆以個案訴訟的方式成功地堵住了鐵路係統某些稅收漏洞,更以個案訴訟的方式引起了社會對發票問題的重視,並幫助稅務部門健全發票和稅收管理製度,其功莫大焉!其效果不亞於我們每年投入巨資搞的某些稅法宣傳活動。其精神讓人肅然起敬。與其喊些空洞的口號,不如我們都來向郝勁鬆學習,從發現和堵住犄角旮旯裏的稅收漏洞做起,以實際行動維護稅法的嚴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