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作協調敏感期(2歲~6歲)這一時期是孩子最為活潑好動的時期。父母應讓孩子充分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協調、精當,切不可對孩子的活動橫加限製,妨礙孩子的健康發育和成長。除此之外,還要幫助孩子均衡開發左右腦、協調訓練大、小肌肉,這樣不僅會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形成較高的動作技能,還有利於他們智力的發展。
社會規範敏感期(2.5歲~6歲)每個作為個體的、自然的人,最終都要融入社會洪流中去,逐漸成為“社會人”,這是每一個人必須接受的挑戰和考驗。而這種智能的形成也必須從小建立起來。我們發現,兩歲半的孩子已經具有特別強烈的與人交往的欲望,他們對結交朋友、參與群體活動產生了濃厚興趣。這時,父母應“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並為他們交接朋友創造機會、提供條件,使他們在與人的交往和溝通過程中建立明確的生活規範,學習必要的交際禮儀,如坐、立、行、臥、飲食、起居等。特別是在獨生子女家庭中,這一點顯得尤其重要。
閱讀書寫敏感期(3.5歲~5.5歲)嬰幼兒早期識字是智力的催發劑,也是培養優良性格品質的重要手段,對他們的學習和成長具有重要作用。
被譽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但丁,兩三歲時便在父親的安排下學習拉丁文、詩歌、古典文學、修辭學、哲學等科目。有人認為,“但丁之所以偉大,從某種意義上說,完全可以歸結於早期教育的‘偉大’。”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三十年的經驗使我深信,學生的智力發展取決於良好的閱讀。”家長要選擇適合孩子閱讀的讀物,這些讀物既要富有教育意義,又要能被孩子理解、趣味性強。如《看圖說話》、《中國兒童》、《小朋友》等。至於書寫,當孩子能夠握筆的時候即可以進行訓練,任其信手“塗鴉”,就會逐漸“入軌”,最終收到產生興趣、提高智能的效果。
接受文化敏感期(6歲~9歲)從上麵的敘述來看,孩子對文化的接受和產生興趣是從很小的時候便開始了。到了6歲以後,則會出現更為明顯強烈的渴求文化的需求。這個時期孩子的心智像一張白紙等待繪描,像一塊肥沃的田地渴望播種。家長為他們提供的各種各樣的文化資訊,都將在他們的心海中激起美麗的漣漪。因此,家長一定不要錯過這一大好時機,力求創造出富有時代氣息和文化氛圍的家庭環境,使孩子在這敏感時期得到現代文明的充分陶冶和浸潤。
抓住時機並給予良好的刺激,孩子的智能發展將四倍於平均水平。從腦科學的角度講,這些刺激可以使神經末梢和突觸變大,數量增多,神經纖維變粗,因而產生顯著的功效。
§§第二章 父母職責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