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情商是天生的伴侶,相互依存;
情商、智商是孿生的兄弟,相輔相成。
智商的發揮依賴於情商的支持,情商的提升依賴於智商的營養。
情智和諧統一,協調發展,那麼,每個孩子都可擁有不可戰勝的力量。
2004年7月,重慶理念科技產業有限公司招聘了21名大學生。讓人始料未及的是,在隨後不到4個月的時間裏,該公司陸續辭退了其中的20名本科生,僅僅留下一名大專生,辭退率為95.24%。據該公司反映,這些大學生被辭退的主要原因是他們的自身素質和道德修養不符合公司的人才要求,也就是EQ(情商)存在嚴重缺失。
最先被公司除名的是兩名來自某重點大學的計算機高材生。他們在第一次與客戶談完生意後,將價值3萬多元的設備遺忘在出租車上,麵對經理的批評,兩人振振有詞地說:“對不起,我們是剛畢業的學生。學生犯錯誤是常事,你就多包涵吧。”兩人終因修養不夠、知錯不改而被除名。據記者了解,像這兩名本科生一樣,其餘十幾名本科生被解聘的主要原因也是與個人修養缺失有關。
第三個被公司“掃地出門”的是一名本科畢業的女孩子。她喜歡睡懶覺,上班遲到是家常便飯,還在工作時間上網聊天,經多次警告仍置若罔聞,最終被公司“開回家”。
另有三名大學生因“張狂”而被“卷了鋪蓋”。他們在與客戶吃工作餐時,誇誇其談,大聲喧鬧,弄得客戶和公司領導連交談的時機都沒有。席間,更有一名男生吐痰,剛好落在客戶的腳邊,驚得客戶一下子從凳子上跳了起來。該男生卻仍若無其事的繼續用餐,結果可想而知。
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一次公司老總帶領員工到外地搞促銷,在海邊租了一套別墅,有20多間客房,但員工有100多人。有些新來的大學生迅速給自己選定房間,然後鎖上房門獨自看電視。而很多老員工卻隻能睡在過道上。這些學生好幾次走出房門看見長輩睡在地上,竟視而不見,不理不睬。這也可能是他們在家裏經常的做法和多年的習慣。但這畢竟是在工作單位,此事又讓這幾個大學生丟掉了飯碗。
最後開除的是一名男生,他沒有與對方談妥業務就飛往南京,讓公司白白損失了幾千元的飛機票。當領導問及此事,他卻堅持認為自己沒有錯,是對方變卦,才出現了這個問題。就這樣,三個多月後,20名本科生陸續離開了這家公司。
而唯一留下來的“幸運兒”是一位女專科生。她說:“我隻是比他們更清楚,自己比別人少了什麼東西。我雖然沒有很高的學曆,但是我覺得‘細微之處見匠心’。尤其是在和客戶直接接觸的時候,可能會因為你的一個眼神,一句話語,或者是一個微笑不到位,就讓人覺得心裏不舒服。這種不舒服如果轉變成一種對立的話,勢必影響到工作效率,對公司的業務發展也可能產生很大的甚至是負麵的影響。”在她看來,自己的言行必須符合公司的正當利益。一個年輕人,對自己的前途負責,首先就要對自己所在單位負責、對工作負責。在她的工作記錄本封麵上寫著兩個字:用心。她還介紹說,在剛剛進入公司時,主動借來公司其他員工的資料來閱讀,經常看到深夜。她不恥下問,公司上上下下的同事幾乎都被她問遍了。人送綽號“十萬個為什麼”。正是這份勤奮和謙遜,使這位女大專生笑到了最後。
女專科生的“留”和20名本科生的“去”,決定因素是EQ(情商)。美國心理學家認為情商是比智商更為重要的、決定事業成功與否的個性特征;是一種無法像IQ(智商)那樣可用題目測量的素質和潛能,是一種難以用語言表達的人格魅力、精神火花和道德力量。情商具有“詩人、哲學家的氣質,而不是心理測量專家所能度量的”,是“除社交風度以外的那種對自身的感知力,對衝動和憤怒的控製力,在挫折和失敗麵前保持鎮靜,充滿信心和希望的勇氣。”
美國《紐約時報》科學專欄作家、心理學博士丹尼爾·葛爾曼1995年概括了情商的五個方麵:認識自身的情緒,妥善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認知他人的情緒,人際關係的管理。甚至有人提出,一個人的成功,需要20%的智商,80%的情商。由此可見,對於21世紀的人來說,情商在使每個人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發揮方麵將起到很大作用。因為在未來社會中,競爭越來越激烈,這一方麵決定了人有多次成功和失敗的可能性,同時,競爭的加劇,也要求人們學會交往和合作。表麵上看,這兩個問題是對立的,但實質上它們是統一的。一個人不善於交往與合作,肯定取得不了最後的勝利和成功。因此,人們在進行競爭的同時,特別需要的一個重要的心理品質就是要學會有效的交往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