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夢想 孩子成才的指向標(1 / 1)

美國運動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著名滑雪運動員戴安娜·高登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夢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滑雪運動員。然而,不幸的是她竟患上了骨癌,為了保住生命,她被迫鋸掉了右腳。後來,癌症蔓延,她又先後失去了乳房及子宮。接二連三的厄運不斷降臨她的頭上,戴安娜·高登卻從來沒有放棄心中的夢想,她告誡自己:“我要為自己的生命負責!絕不輕言放棄,我要向逆境挑戰!”戴安娜·高登沒有被病魔打倒,相反她以頑強的鬥誌和無比的勇氣排除萬難,終於創下了多項世界紀錄,其中包括1988年冬奧會的冠軍。在後來,她還成為著名的攀登險峰的高手。

成功研製出漢字激光照排係統、被稱為“當代畢昇”的兩院院士、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王選,自少年時代起,就深為祖國科技的落後而痛心,確立了“追科學”的夢想。為此他毫不懈怠地奮鬥不息。憑著執著追夢的豪情銳氣,闖出了一條成功之路,成為了中國現代印刷革命的奠基人,並先後獲得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獎”。應該說,王選院士的成功得益於少年時代科學夢想的滋養。

上述兩個事例充分說明,孩童時期的夢想對一個人未來的成長是何等重要啊!少年時期的夢想,會在靈魂深處注入自強不息的精神與豪氣,從而產生戰勝平庸、走向卓越、步入輝煌的力量。作為家長,要為孩子創造激活夢想的條件,保護產生夢想的火花,鼓勵追逐夢想的精神,支持實現夢想的行動。也就是說,要鼓勵孩子誌存高遠,確立遠大誌向,不斷地想象自己的未來,設計自己的未來。要培養孩子腳踏實地,不畏艱險,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的精神。要引導孩子不斷淨化心靈,豐富精神,開闊胸懷,為人生留下不懈奮鬥、頑強追夢的印跡。

夢想總是和想象相聯係,最終演化為理想或誌向。明代哲學家、教育家王陽明曾指出:“誌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雖百工技藝,未有不本於誌者。……誌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北宋文學家、書畫家蘇東坡也說過:“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誌。”先賢聖哲的話無非在說明立誌對於一個人成長的重要作用,對於現代家長教育女子具有深刻的啟示作用。為此家長應在教育孩子過程中,不斷提高孩子的“誌商”(誌向、意誌商數),也就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誌向、誌向是否遠大以及對追求誌向所必需的意誌的指標。

目的性 應該說,小目標是大目標的元素,大目標是小目標的集合。為此家長要幫助孩子製訂有益的計劃,分段實現。要從小事抓起,克服孩子整天手忙腳亂、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效果不佳的缺點。確定的目標要有階梯性,從小到大,逐步提高,使孩子不斷體會到成功的愉悅。這樣,孩子就會養成確定目標的習慣,並為之做出不懈的努力。切不可企圖一鍬挖井、一步登天,那樣反而會欲速則不達。

自製性 即克製自己的能力。如果孩子不善於控製自己的情感,缺乏自我約束力,說明孩子的自製性差,這樣的孩子是很難成功的。譬如每天要有自己固定的學習時間,一般來說這應是雷打不動的。在此時段,孩子應該排除任何誘惑和幹擾,專心致誌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不然的話,就很難達到學習效果。

堅韌性 華羅庚曾說過,“治學問,做研究工作,必須持之以恒,不怕失敗。摔倒了,爬起來,想一想,再前進。”如果孩子在困難麵前縮手縮腳,畏首畏尾,不戰自敗,那麼這樣的孩子是很難成就大事業的。家長應努力培養孩子堅韌的毅力和頑強的精神,教育孩子從大事著眼,小處著手,不要一碰到困難就停滯不前,半途而廢。

獨立性 人雲亦雲,盲目服從,遇事沒有主見,這是孩子缺乏獨立性的表現,也是達成理想目標的重要障礙。要以正確的道德規範指導孩子,養成獨立思考、堅持正確的處事原則,不斷解決學習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當然,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也是不好的意誌品質,是必須要在生活中逐漸克服的。

果敢性 俗語說得好,真金在烈火中煉就,勇氣在困難中培養。如果孩子謹小慎微,膽小怕事,遇事總是猶豫不決,遇到困難就低頭,這都是誌商較低、意誌不堅定的表現。要在實踐中培養孩子的果敢性、鍛煉他們的堅忍性,養成遇事要冷靜、思維要敏捷、處事要果斷的習慣。隻有這樣,才不會患得患失,朝三暮四。

“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力發展得就越快。使人偉大或渺小皆在其誌。偉大的毅力隻為偉大的目標而產生。”(高占祥語)如果孩子產生了異乎尋常、出類拔萃,尋求自我發展、自我完善,報效社會和家庭的思想火花,有了追夢的動機和苗頭,誌商得到不斷提高的話,那麼就會形成偉大的向上動力並收到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