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報界大亨”約翰,7歲時開始做報童,送一份報紙可賺10美分。但剛開始的時候,並不順暢,送一份報紙還賺不上2美分,而且非常辛苦。因為在那個街區送報的人太多了,許多孩子都比約翰大,還有一些成年人,他們都比約翰做得早,因而更有經驗。
但是後來,很多人紛紛退出了賣報行當。因為他們悲觀地認為,賣報肯定賺不到多少錢,再怎麼努力也沒有什麼前景可言。而約翰憑借堅定的意誌堅持下來。因為他做律師的祖父告訴過他——成功最大的秘密就是堅持到底。即使在每周隻能賺3美元的日子裏,約翰也沒有動搖過。漸漸地,約翰開始雇幫手、建公司,最終成為美國的“報界大亨”。而當年那些堅守不住而“跳槽”的人沒有一個賺到比約翰更多的錢,有的反倒回頭成了約翰的雇員。
顯而易見,約翰的成功根源在於他具有堅定的意誌,頑強的毅力,為達目的鍥而不舍的精神和良好的心理狀態。他的成功再次印證了“勝利往往來自於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縱觀古今中外成功人士,無一不是憑借意誌的金剛石而走向成功峰巔的。
馬克思的光輝著作《資本論》,是花了近40年的時間才寫成的;
達爾文寫《物種起源》,從1831年開始進行環球科學考察,1836年動筆,1859年才完成這部劃時代的巨著,整整用了28年;
我國醫藥學家李時珍參考曆代醫藥文獻800多種,並廣泛考察,曆時27年,編寫成了藥物學巨著《本草綱目》;
我國地理學家徐霞客從22歲起直到晚年,30多年如一日,不避艱險,跋山涉水,走遍大半個中國,才寫成地理學巨著《徐霞客遊記》;
歌德為完成《浮士德》用了40年;
孟德斯鳩為寫作《法意》用了25年;
哈維為完成《心與血運動論》用了26年;
巴特勒寫成《比較》用了20年;
塔格完成《追求自然的光明》用了18年……
意誌,就是堅韌。細水長流則能穿石,麻繩常鋸便能斷木。有些人的失敗是因為他在距離目標僅有一步之遙時,毫無耐心地半途而廢了。丟棄恒久長遠的堅持,撿起淺嚐輒止的放棄,隻能與成功之果失之交臂。
意誌,就是耐力。要想成功,光有才智、闖勁、勇氣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以頑強的耐力對付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坎坷、障礙。布克·特·華盛頓曾說過:“我以為,衡量一個人成功與否,不完全是以他所得到的地位為標準的,而是由他在努力通往成功的路上越過的障礙多少為尺度的。”事實上,一個常常能“再戰一回合”的人是不會被打垮的。
意誌,就是堅持。當年中國工農紅軍進行的世人矚目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就是一種偉大的堅持。爬雪山,過草地,飛瀘定,渡赤水……更有敵人瘋狂的圍追堵截。先輩們就是心懷必勝信念,才完成了這舉世無雙的壯舉。孩子的學習和成長亦如此,沒有義無反顧地朝目標前行,沒有再堅持一下的努力,必將一事無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