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自信 成功人生的奠基石(1 / 2)

200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匈牙利作家凱爾泰·伊姆雷是一位木材商的兒子。由於從小生得呆笨,人們都喊他為“木頭”。這對於他來說,還真有點兒名副其實。因為在9歲之前,除了因遵守秩序在學校裏獲得過一枚玩具螺絲釘以外,再沒有獲得過其他任何獎勵。

12歲時,凱爾泰·伊姆雷做了一個夢,夢到有位國王給他頒獎,因為他的作品被諾貝爾看上了。媽媽聽說後,對他說,假如這真是你的夢,你就有出息了!當上帝把一個不可能的夢放在誰的心中時,就會真心幫他完成的。從此凱爾泰·伊姆雷認定自己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世界這麼大,上帝竟一下子就選中了他,因而增強了自信。為了不辜負上帝的期望,他堅定不移地走上了寫作之路。

經曆了無數次的打擊和失敗,凱爾泰·伊姆雷的自信卻從未動搖過。1965年,他終於寫出了他的第一部小說《無法選擇的命運》;1975年,他又寫出了他的另一部小說《退稿》。接著他又寫出了一係列作品,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自信是一個人心理素質的核心內容之一,是一種積極的自我觀念和自我評價,是對自己的認可、肯定和支持的積極態度;自信就是堅信自己的力量,相信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理想;自信是取得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影響個體對待挫折的一個重要因素。

自信與自尊緊密相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1)活潑,言行舉止有生氣;(2)坦誠,能夠直接說出自己的觀點,不掩飾自己的缺點;(3)虛心,能夠接受別人的批評指教,坦然承認錯誤;(4)大度,能讚賞和接納別人,毫不嫉妒;(5)輕鬆,生活中表現自如,從不消沉抑鬱;(6)誠實,言行一致,其容貌、聲音和舉止表現出內在的和諧;(7)開放,對新觀念、新體驗、新機會表現出積極開放的態度;(8)幽默,樂觀地麵對生活的失意、緊張和挫折;(9)勇敢,勇於麵對工作中的挑戰和競爭;(10)果斷,勇於承擔責任,從不優柔寡斷。

培養孩子的自信,要注意做到:

給予孩子積極的、正麵的評價 要尊重孩子,不輕易為孩子做出否定的評價,更不能隨意給孩子貼上負麵的“標簽”。要知道,每個孩子的聰明、智慧和天賦各不相同,都有可能學到這種或那種本領,在某一方麵取得優異成績。不要僅從一次考試成績就對孩子做出負麵的評價,輕易地給孩子下“笨”、“呆”等類似的結論。既要承認孩子的人格尊嚴,又要看到孩子的獨特價值和無限潛能。

引導孩子自我競賽 孩子和別人比,往往是越比越泄氣,越比越鬆勁;而和自己比,才能越比越神氣,越比越自信。要求孩子把今天的成績和昨天比較,把現在的成績與過去比較。讓孩子“每天進步一點點”,始終看到自己的進步,每天都有成功的心理體驗,從而產生和強化自信。

發展孩子的個人愛好與特長 一個沒有任何愛好和特長的人,生活多半是苦悶和單調的。要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愛好和特長,讓孩子從中看到自己比別人優越的地方,克服鄙薄自己的心理障礙,從而產生自信。

鼓勵孩子親近父母接觸他人。有的父母為了使孩子容易管教,對孩子輕則訓斥,重則打罵,故意讓孩子怕自己,以便在孩子心中形成權威。久而久之,孩子不僅和父母產生距離感和疏遠感,還會畏首畏尾,甚至不敢見生人。這樣的人又怎能產生自信呢?要鼓勵孩子親近父母,敢於接觸他人,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疑問。否則,隻能培養造就一個沒有自信的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