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讓孩子集中注意力,家長要做到:
表揚為主,激發自信心理 培養孩子自信是提高注意力的重要手段。自信心強的孩子上進意識強,求知欲旺盛,他們大都能夠認真聽老師講課,以積極的心態對待老師安排的各項學習活動,遇到挫折和困難能動腦筋、想辦法,主動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因此,家長要對孩子及時鼓勵,經常用平和的態度、親切的口吻對孩子進行讚揚,通過積極的心理暗示使他們始終保持高度自信。
合理膳食,注意補充營養 注意表麵上似乎是學習態度問題,但是與孩子大腦營養補充也有著密切的聯係。因為思維活動要消耗大量的營養物質,必須及時、充分地進行補給。家長應讓孩子適當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和易消化的食品。每次吃飯以八分飽為宜,以減少胃的負擔。此外還要保證足夠的飲水,應提倡多喝白開水,少喝或不喝具有刺激性和興奮性的飲品。
勞逸結合,保證充分休息 孩子連續進行學習活動大腦就會疲勞。要使孩子集中注意力,有效地進行學習活動,就要防止孩子過度疲勞。
孩子學習的內容不能單一,要文理交替、讀寫交替、難易交替……要給孩子安排適當的中場休息。特別要注意保證孩子的充分睡眠。因為足夠的睡眠才能保護神經細胞免於衰竭。如果睡眠不足,頭腦昏昏沉沉,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學習效率也就很難提高。
調控環境,排除各種幹擾 良好的環境可以使人集中注意力,養成十分投入的學習習慣。孩子的學習環境要遠離汙染和噪音,書桌不能太靠近窗口,以避免陽光直接照射,刺傷孩子的眼睛。同時書桌太臨窗還易引起孩子的無意注意。書桌上不要擺放花花綠綠的小飾品,牆上不要貼那些明星頭像。
要禁止孩子邊學習邊聽錄音或邊看電視,這樣會大大降低學習效率。特別要注意家長的主觀因素,不能大人在搓麻將、玩紙牌,卻要求孩子在一旁專心致誌地學習。成人的這類活動是孩子分散注意的最大誘因。
共同遊戲,培養專注精神 好動、好玩是孩子的天性,注意力不能集中、很難專注地做事是普遍存在的問題。家長可以通過遊戲的方法進行培養和矯正。可以采取捏泥、繪畫、搭積木、疊硬幣、為白描畫添色、用筷子夾小東西等活動來進行。
孩子做遊戲時,家長不要袖手旁觀,而是要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和孩子共同遊戲或和孩子展開競賽。實驗證明,在遊戲條件下,3~4歲、5~6歲的孩子的注意一般都能保持50分鍾和90分鍾甚至更長。這說明簡單有趣而又富有挑戰性的遊戲對孩子極具吸引力,可以潛移默化地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養成做任何事情都能持之以恒、一拚到底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