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作文是語文教學的重點難點之一,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務,曆來被社會各界所關注。由於個別孩子作文水平低,提高速度慢,使得教師憂慮,家長發愁,學生為難。其實,作文之難並非“難於上青天”,關鍵在於選準切入點和突破口。作為家長要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提高作文教學質量,不妨從寫信入手。
首先,鼓勵孩子給親友、老師、同學或長輩寫信,一般所寫都是他們身邊發生的事情,有的是親身經曆,有的是自己所見所聞所感所想,自然少有思想顧慮和心理負擔,寫的正是所謂“放膽文”。因而一般都能做到言之有物,內容具體。
經常寫信,受求異求新思維的驅使,孩子不甘總寫簡單重複的內容,必然會細致觀察周圍的事物,關心身邊發生的事件和變化,這樣,潛移默化地培養了他們的觀察能力。在寫信過程中,孩子還要考慮哪些是重要內容要先寫,哪些是次要內容要後寫,這無疑又鍛煉了他們選材構思、布局謀篇的能力。
其次,孩子寫完信以後,要求他們讀給家人聽,這既是檢查修改、充實完善的過程,也是有針對性的具體指導寫作的過程。不僅可以提高寫作質量,鍛煉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增強了他們公開自己寫作成果的信心和勇氣。
再次,孩子經過觀察、構思、寫作、修改、謄寫,最後將信發出去,就像作家發表作品一樣有了寫作的成就感。當得到收信人積極肯定的回複時,他們的進取心能從對方的褒獎和鼓勵中得到極大的滿足,以致激發起進一步寫作的欲望和興趣。堅持經常,孩子的寫作水平一定會有長足的進步,懼寫、厭寫的心理自然而然地就會消失。
孩子掌握了寫信的格式和方法,還可以遷移到其他應用文的寫作中去,對於鞏固語文知識和將來參與社會生活都是大有裨益的。
書信作為溝通情況、聯絡感情、傳遞信息、表達心境的文化載體,無論滄桑巨變的過去,還是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都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和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們有理由相信,隻要父母運用得法,堅持不懈,相信寫信這一“秘密武器”對於培養子女的作文能力會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