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節 不可讓孩子輟學(2 / 2)

再次,輟學將影響孩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過早離開校園投入社會生活,隻能成為簡單的體力勞動者,所接觸的大都是文化層次較低的人群,如果自己再放鬆修養,不能積極主動地尋求學習途徑,那麼,將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人格品質的發展。

實踐表明,最初融入社會所處的環境,對於正在形成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階段的青少年來說具有重大影響。在人生這一關鍵時期,幾年的車夫馬倌、力工雜役生活,將固化其生活、行為和思維方式,其思想境界隻能停留在個別低俗的村民組長、黑包工頭的水平。一旦擁有權力和金錢,就會表現出政治上的爾虞我詐,權力上的獨斷專行,利益上的巧取豪奪,經濟上的唯利是圖,處事上的橫行霸道,為人上的飛揚跋扈,金錢上的不擇手段,仕途上的投機鑽營,榮譽上的欺世盜名,業績上的弄虛作假,生活上的糜爛墮落,文化上的附庸風雅,情感上的眾叛親離,行為上的醜態百出……很難達到社會需要的高度和受大眾歡迎喜愛的層次,甚至會落得個千夫所指、萬人唾罵的可悲下場。

第四,輟學將影響未來對子女的教育和培養。今天的學生大都會成為明天的家長,而家長又是兒童的終生老師。除了要保證孩子的生活需要和承擔學習費用外,家長還必須擁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知識,要了解一些教育學、心理學方麵的相關理論。因為孩子學習成績的優劣根由在於他們的學習態度和方法,而學習態度和方法是需要家長耐心引導和培養的,要依據孩子的心理特征和實踐結果不斷進行調整。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審美觀等的形成,要靠家長的耳濡目染的教育,要從優秀的課外讀物和影視作品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可以說,最能預示兒童未來成就的重要因素就是父母所受的教育程度。父母接受了良好的足夠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就是積極的正麵的,孩子的成功幾率就高、機遇就多、可能性就大。今天不能很好地當學生,明天就很難當好家長。

最後,輟學還是導致青少年違法犯罪的重要誘因。美國的一項調查結果表明,在1992年的任何一天裏,18~34歲男性輟學者中,幾乎有四分之一的人處於坐監獄、緩刑或假釋狀態。我國刑事犯罪中的大多數,也都是沒有受過良好的、足夠的教育的人。因為他們缺乏基本的道德和法律知識與專業技能,在合法的勞動力市場上很難找到就業機會,促使他們轉而尋找其他的非法的謀生手段,有的則不惜鋌而走險走上犯罪道路。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欄目統計,在全國青少年犯罪中,農民子女占65.6%,這與農村教育相對落後、輟學較多不無關係。

“至要莫如教子,至樂莫如讀書。”廣大家長應充分認識輟學之危害,要本著“對孩子的今天負責,為子女的未來著想”的教育理念,讓他們在人生中最美好的黃金季節裏,充分享受教育的陽光,為將來的建功立業奠定良好的知識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