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瀏覽試題。考試發卷後到允許答題這段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要迅速將試題瀏覽一遍,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數。有人反對看題,理由是一旦碰到難題,會心裏發慌。其實,人的大腦的功能是非常奇妙的。有的邊做簡單的試題,同時還是可以思索其他試題的解答方法的。
實踐證明,“一手畫圓,一手畫方”從理論上來說是有可能的,在實踐中也是可以做到的。另外,瀏覽試題後,還可以做戰略上的思考,統籌安排哪些題先做,哪些題後做,以便合理分配時間。
4.先易後難。有的孩子提出“柿子要揀軟的捏”,這是很寶貴的經驗。有的考卷往往把一些解題程序煩瑣、分數又不是很多的題放在前麵,也可能一開始就碰到了難題。因為已經瀏覽了試題,可以先挑選較容易的題去做。當孩子順利做出幾道題後,心情穩定了,精力也集中了,再回頭做較難的題時,也許會尋找出解題思路。否則,在一道題上糾纏不完,一是耽誤時間,二是容易挫傷自信心。
5.重視作文。作文是對孩子語文綜合素質的考核評價,是語文學科重要的得分點,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應力主孩子考試時列提綱、寫草稿。一方麵,寫草稿之後會使孩子對字數有大概的估量。如果字數不足,可以在抄寫的時候適當擴充;如果字數超出,可以適當壓縮。另一方麵,也有利於邊抄邊修改,以保證作文質量。也隻有通過抄寫才能保證卷麵整潔,字跡工整。須知,“字如人貌,未悉其人,先見其貌。”整潔的卷麵,工整的字跡,同樣是作文重要的得分點。反之,勾勾抹抹,潦潦草草,給評卷人較差的“第一印象”,一般說來,是會影響得分的。近年來高考作文的滿分者沒有不是字跡工整的。
有的孩子認為,打草稿會浪費時間,習慣“硬”寫。其實,基礎知識一般應在1小時內完成,其餘時間用來作文是完全可以保證的。當然,列提綱、寫草稿時可以使用略語或符號代替,以便節省時間。
是否寫草稿,也應因人因時而異,要根據孩子的自身條件、特點和考試的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6.居高臨下。要指導孩子做題時考慮要全麵,思路要打開,方法要恰當。要用“居高臨下”的姿態、悅納試題的心態去做題。比如遇到難題要想一想,“這個出題人很有思想,要考查我什麼能力呢?進而想一想這個題的難點在哪裏,哪些條件沒用上,還可以用什麼其他方法……”再聯係平時的訓練,也許就會在“山窮水盡疑無路”之時,猛然發現“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果個別問題實在沒有思路,時間又不充裕,可以暫時放棄。頭腦中要確立正確的戰略,從全局著想,局部失敗可以允許,不能患得患失,更不能因小失大。說不定暫時的放棄會引發靈感,那時再殺回馬槍也不遲。
7.不留空白。有些試題,特別是文科考試一定不能留下空白。個別有思路、無把握的題,要盡力而為,不要擔心正確與否,要會多少答多少,有時碰碰運氣也無妨,因為文科大都是按得分點賦分的。
如時間緊迫,已來不及仔細推敲,也盡量不要留有空白。可以利用最後時間,在選擇項上找一個概率高的答案填上,或許也能得分。但對於答錯扣分的試題切不可貿然行事,避免“偷雞不成蝕把米”。
8.答卷過後。答卷之後,要認真檢查核對,避免漏題或將答案寫在草紙上。如時間有限,一定要將分數較多的題認真檢查一遍。考完一科後,家長不要和孩子討論結果,也不要讓孩子和同學對答案,這樣很容易影響情緒,幹擾下一學科的答卷。
要讓孩子考前自信,考後坦然,置勝負、分數於度外。因為考過的已成定局,重要的是滿懷信心地迎接下麵的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