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群今年7歲,她的媽媽非常重視自己的儀容儀表。在媽媽的影響和引導下,群群也變得越來越講究,每次出門前都要塗口紅、畫眉毛。媽媽到美發廳燙發,陪媽媽同去的群群哭鬧著也要燙發,想變得像洋娃娃一樣。經不住女兒的哭鬧,媽媽滿足了群群。兩個小時後,群群如願以償有了一頭卷發。回到家,群群爸爸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孩子簡直變成了一個“小妖精”。
兒童的天性應當是樸素純潔、天真活潑的,如果像群群那樣把過多的精力放在穿著打扮上,很容易分散孩子的精力,影響到學習和成長。而且,刻意注重外表也容易使孩子忽略內在修養的提高,使孩子養成愛慕虛榮、盲目攀比、喜好追求物質享受的壞習慣。
專家指出,這種“成人化”的狂熱地追求服飾美的現象對孩子的心理和身體成長都有不利的影響。過於成人化的服裝,特別是緊身牛仔褲,會導致女孩子外陰發炎、外陰瘙癢,緊身褲的反複摩擦還會引起幼兒手淫的不正常行為。男孩子長期穿著緊身褲,會妨礙睾丸的發育,還可能引起不育症。同時,一些成人化的兒童服裝由於裝飾過多,還存在安全隱患。因此,在服裝選擇上,父母應盡量為孩子購買簡潔、大方,方便孩子遊戲和運動的服裝。
國外的一些有識之士,對青少年的穿著打扮頗為關注,他們認為,發型、服飾混亂是導致青少年發生不良行為的重要因素之一。日本石川縣金澤市中學規定,男孩子的頭發要短至戴上帽子不能露出來,鬢角要剃短,更不準燙發、染發、留背頭;女孩子的前發不準遮住眉毛;頭發散披著時要有發卡別住;不準卷發和剪特殊發型。仙台市27家理發店還聯合聲明,拒絕為中學生燙發。
對於男孩子的發式,我國也有人提出“前不覆額,側不掩耳,後不及領”的要求,說明這些常被人忽略的生活“細節”早已受到教育專家和審美方麵的關注。
一個人的智力、精力和能力都等於一,如果孩子刻意打扮自己,那麼就一定會分散用在“主業”上的精力,就很難順暢的成長。可以肯定地說,人的服飾一定要符合人的年齡、身份、職業和場合,“大方得體的穿著是人的固定的名片,恰當的修飾是成功的開始”。不然,則就是在為自己的成功和發展自挖陷阱、自設障礙。
我國古代的《人生必讀書》中提出:“童子幼年,不可衣之羅綺裘裳,恐啟其奢侈之心,長大也不能改也。”為了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家長一定要以自己健康的體魄,文明的舉止,得體的服飾,完美的形象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並引導教育孩子,讓他們從小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既不能邋裏邋遢,不修邊幅,衣衫髒亂,又要克服盲目攀比的不健康心理,避免那種“標新立異”、“鶴立雞群”式的打扮出現在自己孩子身上。要使他們真正懂得,儀表美由自然美與修飾美構成,自然美是基礎,修飾美是輔助;穿著和修飾的整潔、大方、樸素,要比豔妝濃抹更顯得高雅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