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先學到的,多是缺點,然後改掉。人生因此而顯得漫長。
改正缺點,如同參加跑步競賽的人退回起點重跑。抱著缺點不改,如同白跑。
所謂缺點,是能給人添麻煩和帶來樂趣的生活習慣或性格特征。沒有缺點的人幾乎不存在。如果遇到了這樣的人,隻能說他還沒到暴露缺點的時候。
所謂學習這一件事,隻針對知識和技能而言,美德是學不到的。所謂美德如燕口銜泥,是一點點的積累。當那麼多的泥被燕子從嘴裏移到屋簷之下的時候,已經不是泥,是燕子的家,這就是美德。
美德不光是對別人施惠,還是對自己開恩。
開恩的意思是,一個人在遇到一件困難之前,他提前儲備了解決困難的基礎條件。包括意誌力、好的生活習慣和有意培養的體力,除去意誌力和習慣不說,把體力當做美德也許讓人奇怪。不奇怪,人能拯救自己的常常是體力,這是經過磨練、經過養成的生存儲備。
在競爭激烈的時代,知識和技能被推到無以複加的高度,似乎它們就是美德。能力和知識都不是美德,無論對別人或對自己,它們乃身外之物。
世上無論有多少所大學,無論這個大學有多麼的大,隻是傳授知識之地而非鍛造美德的場所。美德隻能自己慢慢養成。
美德差不多是自己所不願意做的一切良善之事的總和。
人希望別人身上有美德,比如仁慈、慷慨、包容。對自己,人喜歡網開保留缺點的一麵。
一個人如果不仁慈、不慷慨、不包容,同時不具備節製、勤奮、整潔和守紀律的習慣,那麼,擺在他麵前的困難會比別人多。
所謂美德是把一些困難早早化解了。
美德是高附加值。
美德不僅是讓別人占便宜,自己也是贏家。
美德沒有年齡上限,即使到了82歲,還可以保留或增加美德。
美德和貧富沒有關係。窮人不一定一身美德,富人不一定背離美德。
美德是任何人想修煉都能得到的尋常之物,它不親近沒有耐力和良知的人。
美德像水和土壤一樣普通,但沒有任何一位科學家能夠製造土壤和水。
美德像巢,做在人的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