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節 出汙泥必染之(1 / 1)

做人一不必花哨,二不可僥幸。

別倚仗智力和蹊蹺人周旋,別倚仗體力和煙酒周旋,別倚仗心存良知和烏七八糟的事周旋,人沒那麼大的免疫能力。

舊話道: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套用這句話說,撼山易,撼煙難,撼麻將桌難,撼不收禮難,撼酒盅難,撼不說謊難,撼女色難,撼不聽吹捧難,撼表裏不一難。鄧小平有一句名言:實事求是最難。

人有些時候太看重自己,或者說太自信。如果讀一讀《普通免疫學》,便知人的免疫係統其實很脆弱。同樣,人從小受到的教育、人類積累的良知帶給一個人的影響,不見得比一支煙、一杯酒的誘惑更大。國外一家大公司的懲罰條例寫明:從“接受客戶一隻圓珠筆……”開始,一律開除。

中國的傳統文化裏麵有一些不知不覺害人的所謂警句,其一曰:“出汙泥而不染”,它的毒害性即它的欺騙性。這句士大夫標榜清高的昏話,一個和人類毫無關係的植物現象的解說,幾經流播變成人們追求的理想。

古往今來,哪一個出汙泥而不染?隋煬帝、希特勒、賈寶玉、李自成,以及吸食毒品的人,誰沒染?除了荷花的花瓣之外,誰都要染。這樣的話怎麼會勵誌呢?如同說抽大煙而不癮、與狗熊肉搏而不傷、用硫酸洗澡而不留疤痕,全是謊言。荷花是花,人是人,兩者完全不可相提並論。人的臉上為什麼不結瓜子呢?為什麼不落蜜蜂呢?因為你不是向日葵。

這句“格言”合乎人心深處的虛偽,即作惡而免於受罰。或者說,偶爾作惡成不了惡人。為什麼?可以“出汙泥而不染”。

就人類而言,就世上每天都發生的戰爭、恐怖活動、犯罪和不公平行為而言,人心遠沒有進化到從善如流的程度。一些大惡常常由小惡積蓄(增殖、裂變)而成。無論什麼人,都沒到達“出汙泥而不染”的境界。

遠離汙泥,比研究怎麼鑽汙泥又開放一朵潔白的花更安全。

這是說,人別用自己脆弱的免疫係統試驗上帝。上帝不傻,傻的是那些往汙泥裏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