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大師說過,一個人隻有在寂寞中才能看到自己的靈魂,也隻有在寂寞的時候,才能最接近真實的自己。
寂寞就像是一麵鏡子,照出了一個最真實的自己。寂寞中,我們會發現離真實的自己很近,近的讓自己有些驚慌失措、不敢麵對,而且,我們離自己越近越會覺得自己很孤單,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自己孤零零一個人似的。
然而,寂寞又給了我們一次認識自己的機會,因為寂寞中我們就像跳出了原來的自己,或看到了一個與平時不一樣的自己。
一個人之所以害怕寂寞,不是因為寂寞太可怕了,而是我們疏遠自己太久了,我們看到了一個陌生的自己。寂寞就像一麵鏡子,將一個真實的自己呈現在我們麵前,於是,在真實的自我麵前我們變得驚恐不安。是寂寞嚇到了我們,還是我們自己驚嚇了自己?
答案顯然是後者。當遇到真實的自己時,我們突然對寂寞敬畏三分,因為長期以來,一直是寂寞陪伴著那個內心真正的自己。
每個人都有兩個自我,一個外在的自我,忙著追求享受,忙著處理人與人之間的爭鬥;一個內心的自我,我們通常將它放置一旁,甚至忽略它的存在。然而,每個人終究是要回歸內心的自我的。很多時候,這樣的會麵多是在不期而遇之時。
很多時候,不是自己太寂寞了,而是因為我們太不經常和內心的自己溝通了。你疏遠了它,它也同樣和你陌生起來。這個過程很像神話中的靈魂歸殼,開始是我們從那個真實的自我中走出,迷失於這個花花世界。當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後,我們回來了,回到了真實的自己,我們發現,眼前的一切原來是如此陌生。
因此,當我們感覺寂寞的時候,恰是我們回歸真實自己的時候。如果你清楚了這點,也許就不會對內心揮之不去的寂寞感到茫然不知所措了。而這也是每個自我回歸的人必須經曆的過程。通過這種寂寞體驗,我們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認識到:一個人沒有朋友固然寂寞,但是如果忙得沒時間麵對自己,可能會更加孤單。
一個人一旦回歸自我,卻又會被寂寞本身所驚嚇,那他勢必會想方設法從寂寞的籠罩中逃離出來,甚至想以表麵的熱鬧來驅散寂寞。事實卻是,即使是在熱鬧繁華之中,你仍會覺得自己是孤零零一個人,甚至那時的寂寞感會更加強烈。
不要自己嚇了自己,更不要對寂寞說三道四。寂寞是美麗的,因為是它一直無私地陪伴著自己的內心和靈魂。當回歸真實的自我時,我們開始對一切重新反思,使原有的思維、觀念發生深刻的變化。原有的一切在寂寞中似乎成了另一番樣子。也隻有在這個時候,我們才真正感覺到自己像自己,我們應該為這種發現而驚歎、興奮。
徐誌摩的話引人深思:“你要發現自己的真,你得給自己一個單獨的機會,你要發現一個地方的真,你也得有單獨玩的機會。”所以,要找回真正的自己,需要獨處,需要寂寞。也隻有在寂寞之中,你的思想才能和脆弱的靈魂進行深入的交談,才能不斷地反思個人所經曆過的喜怒哀樂,才能對個人,對人生,對生活有一個全新的認識,才能擁有一個含蓄而深刻的人生。
我思故我在。當一個真實的自己走向我們的時候,不正是我們應該歡慶之時嗎?人生的第一件大事是發現真實的自己,因此人們需要經常在寂寞中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