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好了,隻消王霄楚一個,爸媽便忙得不可開交,甚至沒時間想念兒女。想到盡管今年國慶節回不了家,他們也不至於像以前那樣難過,我的心便寬慰了很多。
\t
然而,當看到張曉亮和老哥發來的照片後,我本已寬慰的心又起伏不平起來。色彩鮮明的景致,驚喜過後反而像一張張沒有顏色的影片,家鄉的模樣和親人的麵孔從我麵前一一走過,而我卻永遠無法觸及。
親朋看完我最近寫的文字,說太荒涼、太落寞、太居無定所,勸我要學會落地生根,不要讓靈魂繼續飄蕩,讓我相信“此心安處是吾鄉”。
可是,可是對親人的思念一直埋藏在心,隻要在某些特定的時刻便如毒藥般將我侵蝕到支離破碎,我也是無能為力。每次承受不了,就給爸媽、姐弟逐一打電話,然後含淚告訴他們“我很好”。
何止是我,其實每個客居他鄉的孩子,每逢佳節,有誰會不思親。
嫁到新疆的表妹紅麗說:“過節對我來說就是沉重的心情;不能跟爸媽一起團聚永遠都是我心裏最大的牽掛:從十六歲開始沒有一次中秋團聚在一起,以致現在都想不起團聚是什麼感覺。現在問自己,遠嫁外地是為了什麼?想念父母的心沒人理解,隻有自己懂……”
在中秋、春節之外的尋常日子裏,我也是豁達地安然於天倫之樂的女子。我有愛我的爸媽,有關心我的姐弟,侄女、外甥加起來有十幾個。這樣的人生,讓我感覺自己的生命中隻有團圓。在天水,是團圓;在北京,也是團圓。隻有,隻有在中秋、春節,我對親情的野蠻訴求才會空前膨脹,以致讓很多人感覺很不成熟。
一位朋友說:“親情隻能是緣分,它貴於財富。緣分是修來的,而財富是掙來的。修行需要幾生幾世,而掙抑或一蹴而就。” 我聽了滿心歡喜,心也安穩了很多,開始說服自己進行這場一輩子的修行。
無論如何,甘肅、天水、秦安、隴城、王家灣,之於我似乎真的開始遠去,甚至遙不可及。
家鄉,從此變故鄉。
抑或是第一次國慶節無法回家,所以,思親情緒才這般漫延,真真是“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
惟願,我的親人永遠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