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內則》:“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絲。六年,教之數與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門戶及即席飲食,必後長者,始教之讓;九年,教之數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於外,學書計。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禦。”

——司馬光《家範》

白話

《禮記·內則》說:孩子會自己吃飯的時候,父母要教給他用右手拿筷子,會說話的時候,要教給他們應答,男孩答“唯”,女孩答“俞”。他們所用的佩囊,男的用皮革,女孩用絲繒,各代表武事和針黹之事。六歲的時候,教他們數數與記住東西南北這些方位的名稱;七歲的時候,教給他們男女不能同坐,不能在一起吃東西。八歲的時候,告訴他們謙讓之禮,出入門戶以及上炕進餐,都要在長者之後。九歲的時候,要告訴他們朔望與天幹地支的知識。十歲的時候,男孩子就要出去拜師求學,住宿在外邊,學習六書九數。十三歲的時候,要學習音樂、詩書和文舞。到了十五歲之後,就要學習武舞、射箭和駕禦車馬。

家訓史話

清朝中葉,有一位與袁枚、趙翼合稱“江右三大家”的著名學者最蔣士銓。他長大成才,全靠母親鍾令嘉對他的苦心教育。

蔣士銓剛剛4歲時,母親就教他認字。孩子還不會拿筆,母親就劈成一把細竹絲,把它們按照點、橫、撇、捺的位置分別組成不同的字體,然後抱著小士銓坐在膝蓋上一個一個地教。等士銓認識了,就把這些竹絲組成的字再拆去,重新組字。由開始每天記一兩個字,到後來每天記10個字。這樣,蔣士銓6歲時已認識了不少字,並且能握起毛筆練習書寫了。

士銓長到七八歲時,母親一邊紡紗織麻,一邊教他讀書。她把書本放在自己的膝蓋上,讓土銓坐在膝旁,她手裏幹著活兒,嘴裏一句一句地為孩子領讀。她讀一句,士銓就跟著學一句。咿咿呀呀的讀書聲和嘶嘶軋軋的紡車聲兩相伴隨,別有一番境界。有時候,他們母子二人就一直這樣苦讀到深夜。冬天的夜晚,天寒室冷,母親往往解開懷,讓孩子坐在胸前,用薄被蓋住他的雙腳,陪著他照樣攻讀不止。士銓讀得太累了,就在母親的懷中睡上一會兒。等他稍一清醒,母親又催促他讀了起來。

那時候,蔣士銓的父親到外地去了,家中隻有他們母子相依為命。一次,母親生病了,士銓就坐在她的床前伺候,從不離去。看著母親痛苦的樣子,兒子問道:“你心裏有什麼煩悶的事嗎?”

“有啊!”

“那怎樣才能給您寬寬心呢?”

母親沉思了片刻,答道:“你給娘背誦幾篇所讀的書,或許能夠使我高興起來。”

於是,蔣士銓就在母親的床邊聲音朗朗地背誦起來。聽到兒子對所讀文章掌握得如此熟練,母親禁不住微笑了。她說:“聽到你的讀書聲,我的病好多啦!”

古訓今鑒

對於子女的教育要分時間,不能每天“起早貪黑”地耳提麵命,這樣反而失去了作用。所謂“捉蛇拿七寸”,在適當的時間對子女進行教育,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幼童的理解能力偏低,這時候就不宜教其有關邏輯分析的學科,而這時孩子的記憶力最強,父母可以指導孩子朗讀、背誦經典的古文,隻有在合適的時間對子女進行合適的教育,才能高效率地幫助子女成長,否則怕是會浪費時間,卻起不到很好的效果。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