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唐侍禦史趙武孟,少好田獵,嚐獲肥鮮以遺母。母泣曰:“汝不讀書,而田獵如是,吾無望矣!”竟不食其膳。武孟感激勤學,遂博通經史,舉進士,至美官。
——司馬光《家範》
白話
唐代侍禦史趙武孟,少年的時候喜歡打獵。有一次捕獲了一些又肥又鮮的獵物,他將獵物獻給母親。母親不但沒有高興,反而哭著說:“你不讀書,卻去無休止地打獵,我沒有指望了!”於是不吃飯。武孟為母親的教誨所感動,開始勤奮學習,終於博通經史,考中進士,當了大官。
家訓史話
皇甫謐,是晉朝人,年幼父母雙亡,跟叔父母長大成人。
皇甫謐家原是“富貴人家”,隻是到了他的父輩家境漸漸沒落。他從小養成了懶散習慣,既不願勞動,又不肯讀書,整天和一些遊手好閑的“大頭孩子”鬼混,叔父母的話聽不進去。人們都說,皇甫家出了個敗家子。
盡管皇甫謐不爭氣,但他的嬸母任氏待他仍然很好。他對嬸母也算孝敬,有時從外麵弄到一些瓜果,總要拿回家,請嬸母嚐鮮。
嬸母覺得侄子越長越大,這樣下去,很難成器,決心狠狠地刺激他一下。一次,皇甫謐又拿瓜果回家,任氏很不高興地對他說:“你以為拿點瓜果回來就算是孝敬嗎?《孝經》上說:‘三性之養,猶為不孝’。每天早晚都能給長輩送上牛、羊、豬肉,也不算孝。你都十幾歲了,還是不務正業,不認真學習,不懂得道理,我怎麼能感到安慰呢?”
任氏一邊歎氣,一邊流著眼淚說:“過去孟子的母親三遷以成仁,曾子的父親殺豬以孝教。現在你這樣不成器,究竟是何原因呢?說是我教育得不好嗎,我已經費盡了苦心。其實,學問、道德,學了都是你自己的東西,同我有什麼相幹?我養你這麼大,不過是白辛苦罷了!”說完,便不理皇甫謐,回房織布去了。
皇甫謐聽著織布機的聲音,一下一下好像打在自己的心上,他愧悔交加,果真下了悔改的決心。
第二天,他便不再遊蕩,並和那些遊手好閑的子弟斷絕了來往。他拜了附近的學者席坦做老師,經常向他討教做人的道理。在席坦老師的指教引導下,皇甫謐日漸長進。每天早上起來,他扛著鋤頭,帶著書本下地勞動,休息的時候,就拿出書本來讀。幾年工夫,他便博覽了各種典籍詩文。浪子回頭,眾人刮目相看,都說皇甫謐是個有誌向的人。
後來,皇甫謐得了半身麻痹症,他結合自己的病情找醫書看,找到了針灸可以治麻痹症的記載。他細細研究《內經·明堂孔穴》等書,並且在自己身上實踐,總結寫成了一部《針灸甲乙經》。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部完整的針灸專著,為祖國的醫學事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古訓今鑒
一席話即可促成某種巨大的嬗變,原因僅僅在於,言者先是內省了的,聽者接著內省了的。如果隻有板著麵孔說教的成份,或者隻有表麵事理的邏輯推導,誰也不易於感染他者,誰也不易於為他者感染。教育子女尤其要下功夫,不能應付了事。有道是:
幡然一悟成大器,重錘響鼓多教益。
動得肢體三日曝,動得肝膽半生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