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涿郡太守楊震,性公廉,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長者,或欲令為開產業。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司馬光《家範》
白話
涿郡太守楊震,秉性公正廉潔,子孫經常粗食步行。楊震的親朋好友和同鄉長者都勸楊震為兒孫們置辦些產業。楊震始終不肯,他說:“讓我的兒孫後代被世人稱為清廉官吏的子孫,將這樣的美名留給子孫,這不是很豐厚的遺產麼?”
家訓史話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直是千百年來人們對一個人做出評價的最高標準。作為被千古傳頌的廉吏楊震在治家方麵同樣垂範後人。在他當涿郡太守時(相當於現在的省長),整日布衣素食,以自己的形象感染家人,樹立起了清白的家風。楊震的一些親朋好友,看到楊震廉潔奉公,一直過著清貧的生活,也從不為後輩子孫計謀前程,都竭力勸說他置辦一些產業,留下一點家產給他們。楊震執意不肯,說:“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他的一言一行都對子孫產生了深遠影響。
楊震共有五個兒子,最出類拔萃的是三子楊秉。他少年時代就繼承了父親的學識、氣節和品德,博覽群書,常隱居授業解惑,至四十多歲才踏上仕途。曆任侍禦史,豫、荊、徐、兗四州刺史,皇帝侍講,太中大夫,左中郎將、侍中、尚書、太尉等職。
楊秉自律極嚴,以“三不惑”即不飲酒、不貪財、不近色而聞名於世,人們讚其為人日“淳白”。最為突出的是他繼承了楊震的清廉剛直品格。當刺史官時,計日受俸,餘祿決不入私門。他過去的同僚、部下贈給他的錢財有百萬之多,全部被回絕。延熹三年(160年),他因為白馬令李雲之事仗義執言而被免官歸鄉。盡管身處逆境之中,仍保持平生清貧廉潔之本色。當時的生活貧困到無米下鍋的地步,有地方官拿來百餘萬錢送楊秉,他閉門堅決不受。貧賤不能移,士窮節乃見。楊秉的鯁骨素誌令人肅然起敬。
延熹五年(162年),宦官專權,吏治敗壞,氣焰囂張的宦官們貪汙受賄,任人唯親,腐敗之風彌漫朝廷內外,引起朝野上下怨聲載道。楊秉聯合司空周景上奏桓帝,提出不許宦官子弟當官掌權,並徹底清理冒濫及各類劣跡官員等建議,獲得桓帝批準。他還檢舉揭發了貪官、冗官五十餘人,上奏朝廷,並予以嚴肅處理,全國為之震動。其憂國憂民、不畏權勢、勇於鬥爭的事例不勝枚舉。
楊震的孫子楊賜,繼承其清白家風,篤誌博聞。建寧初年,經三公一致推薦為劉宏皇帝的講學老師,曆任司空、司徒、太尉。楊賜任官期間,漢靈帝不理朝政,四處遊玩閑蕩,造成了宦官專權,吏治腐敗,朝廷對拜官授爵視同兒戲,國家境況似江河日下。楊賜上書指責朝廷任人唯親,“有形勢者,旬日累遷,守真之徒,曆載不轉,勞逸無別,善惡同流”,希望皇上能迅速改變現狀,複興朝政正氣。敢於為國直言上書的楊賜得到了世人的敬重,皇帝也在策書中稱讚他是士林學習的楷模。
楊震曾孫楊彪,“少傳家學”,博聞強記,人仕後官至太尉。他終身不畏強暴,維護國家的政通人和,其忠心義膽可鑒日月。光和年間宦官頭目王甫指使屬下竊取國庫巨額資產,楊彪得知後即刻予以揭發,並報告司隸校尉陽球。陽球上奏靈帝,獲準後,王甫及太尉段潁等人都被送上斷頭台。這次為民除害之舉得到了天下人的交口稱讚。
古訓今鑒
《後漢書·楊震列傳》評論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為東京名族”。楊氏一家四代為相,代代“能守家風,為世所貴”。這種憂國憂民、公而忘私、嫉惡如仇的為官品格,是中華民族傳統道德中極有價值和生命力的、應該發揚光大的精華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