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魯國(3 / 3)

孔子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魯公室衰微,政早已由大夫執掌,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然而父母之邦卻是些貪色好馬之徒執掌,焉能如誌乎,我等為魯臣民,當嚴格修己以安百姓,君子應以天下為己任,弟子們,選擇天時,地利,人和之地,而有所作為吧!得勢時要有大為,不得勢時有小為,不管到了那裏都不可浪費寸金的光陰啊!

子路夫子,可這路途遙遙,時事艱難,何一日才是歸期啊?

孔子君子之居,何陋之有,路途遙遙,豈奈我何!吾少也賤,什麼事沒經過?什麼人的臉沒見過?但矢誌不渝,學而時習之,方略知世事一二。常言道,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見大海,不顯溪流,而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我們還要到別國去獲取廣泛的良知,才能做到大徹大悟;吾十五而誌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也,小自委吏乘田,大至司寇攝相,深感不愁沒有官位,隻怕沒有賴以站得住腳的本領,不愁沒有人知道自己,隻求自己成為值得別人知道的人,故學無止境,孜孜不倦以求之,君子以天下為己任,四海為家,何談未行先問歸期乎?

子路那咱們就走吧!

眾走!

兀官氏夫君,(依依不舍地)你就這樣走了嗎?(轉身)孔鯉、孔鯉。(孔鯉從街市上采買了路上要用的東西上。遞給孔子。

孔鯉爹爹,你真的要走了?

孔子要走了,你在家裏照顧好你媽媽,還有你的妻子、孩子。

孔鯉妻及孩子走上,送別。

孔鯉妻爹爹,你路上要多加保重。

孔鯉子爺爺,爺爺。

孔子再次目視著家裏人,滿含熱淚地一一告別。

子路趕車,弟子們隨下。

孔子告別家人,登車遠去。

(家人招手,掩淚,下。切光。

燈複明時,孔子一行已到魯與衛國交界處。路邊栽有界碑“魯界”。

孔子走下車來,在邊界上徘徊。

冉求夫子,到了邊界,我們該向何處去呢?

孔子唉!走的真快啊,我們已到了國界了,就按子路說的到衛國去吧!衛國國風好,又有子路的內兄顏濁鄒在此,可作為我們出國遊學的第一站。

冉求夫子,天色已不早了,我們走快一點啊!

孔子我走得慢,是因為要離開父母之邦啊!(依戀故國的樣子,回頭望去,還想有所期待,希望魯國國君等能挽留他們!)

冉求夫子,走吧!

孔子啊,我想再看一眼魯國的土地啊,卻被這龜山擋住了,手裏沒有開山的斧頭啊,怎奈何得了龜山!

一快馬奔上,孔子以為來人係國君帶玉環來挽留。內喊:“大司寇留步!”

孔子是宮廷樂師師己啊?是否國君,太宰……

師已大司寇,國君、太宰都說並沒有人得罪你呀,你為什麼要離開魯國呢?

(孔子失望,黯然神傷。操起琴彈唱和起來。

孔子(唱)君王迷戀女色啊,

如何聽得忠言?

君王迷戀女色啊,

足以敗國亡命!

我已竭盡全力啊,

怎奈大道難行,

隻有離國出走啊!

悠哉遊哉,度我餘生。

(歌聲深沉淒婉,感動了樂師及弟子。

師已前途茫茫,夫子多加保重!告辭!(慢下)

(子路啟動車輛,孔子等慢悠悠地隨下,音樂聲起。

幕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