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最名貴的白酒
錦州有大淩河、小淩河,水質優良,當然出好酒。明清釀製“燒酒”,最為馳名。尤其“東關燒鍋”最是神勇。
1996年6月9日,一項令人驚歎的考古發現在遼寧錦州麵世。人們搬遷錦州淩川釀酒總廠的老廠時,偶然在地下80厘米處發現了四個木製的酒海(古代酒的容器),酒海內竟然完好地保存著香氣宜人的白酒。這些酒海以紅樺構築,長為2.62米、寬1.31米、深1.64米箱內裱糊以約1500層、內蘸以鹿血的宣紙。這些宣紙上用漢字,澇文書寫“大清道光乙已年”“同盛金”、“大清國”等字樣。通過這些記載及其他遺跡、文物考古專家確認這是“同盛金”酒坊在清道光二十五年封存的,這些酒不僅命長,而且十分好喝。
“燒酒”屬陳香型,色微黃,酒精度53%,理化和衛生指標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規定。由於是貢酒,它用鹿血蘸宣紙封存,150多年的浸泡使鹿血滲入酒中,功效了得。
據遼寧省考古研究所和中國食品工藝協會白酒專業協會反複考證後認為:這批被命名為“道光二十五”清朝貢酒是世界上穴藏時間最長的白酒,它和盛酒器皿“木酒海”的發現,對中國酒文化的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
“道光二十五”經多位全國著名評酒專家通過感官品評認為,該酒酒液呈微黃色,濃鬱陳香,人口綿柔,醇厚細膩,後味悠長,風味獨特,是白酒家族的稀世珍寶,具有極高的收藏價值和商品價值。
好東西誰都不放過,先是英國倫敦吉尼斯總部審核認定“道光二十五”貢酒是世界上目前發現的窖貯時間最長的穴藏貢酒,並收入吉尼斯大全。馬上又在1999年十月二十六日,中國首例文物級食品專場拍賣會在京成功舉行。由遼寧省錦州市國有資產管理局委托中國嘉德拍賣有限責任公司拍賣的1000公斤“道光廿五”被組成50個拍賣標的拍賣,最後成交額達350萬元。
被拍賣的100公斤“道光廿五”貢酒從500克到4公斤的不同組合,參考價從1.8萬元至20萬元。
在拍賣過程中,價位較低的標的拍賣十分順利,落槌價也略高於參考價,價位較高的標的拍賣相對遲緩,沒賣出去的都是這一部分。一位先生花了14.1萬元買了3.5公斤3瓶裝的貢酒。盡管他覺得有些貴,但衝著此酒100多年的曆史,想買回去給父母嚐嚐,同時也滿足了收藏愛好。
為使穴藏貢酒價值更高,特為其定製了由香木雕刻而成的木匣和由景德鎮高級工藝美術師親手繪製的青花紅龍雙耳扁壺。
本次拍賣的貢酒雖屬文物,但可辦理出境手續,攜出國外。另外餘下的貢酒作為錦州市政府的國有資產,由淩川道光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代為保存。
2.酒中之最
人類最先學會釀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國最早的麥芽釀成的酒精飲料:醴。
我國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黃酒和白酒。
我國最早的機械化葡萄酒廠:煙台張裕葡萄釀酒公司。
我國最早的啤酒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最早的酒精廠建於1900年,哈爾濱。
我國第一個全機械化黃酒廠:無錫黃酒廠
記載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藥酒生產工藝記載: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養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記載: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
麥芽製造方法的記載: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
現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後期(距今約三千年)古墓出土的酒,現存故宮博物院。
目前產量最大的飲料酒:啤酒。
目前國產價格最貴的酒:茅台酒。
傳說中的釀酒鼻祖:杜康、儀狄。
最早提出釀酒始於農耕的人:漢代劉安《淮南子》,“清盎之美,始於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發酵產物的人:晉代的江統《酒誥》。
現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釀酒器具:山東大汶口文化時期。
現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釀酒全過程的圖像:山東諸城涼台出土的《庖廚圖》畫像石。
已發現的最早的蒸餾器:東漢時期的青銅蒸餾器(現藏上海博物館)。
最早的釀酒規章:周代,見《禮記·月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