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社區規劃編製(1 / 3)

一、社區規劃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社區在規劃的過程中應該遵循一定的原則,主要的原則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係統原則

社區是一個功能活動、空間環境、物質技術和經濟社會的綜合體,作為城市的一個子係統。社區規劃要按照係統工程的思維程序,首先要對社區規劃建立初步的模型,預測設計多種方案。其次要用係統方法對規劃目標進行審核,對係統性能、係統效益進行評估,對係統與環境互相影響進行分析,使社區空間、物質、能量及信息的利用達到最優化。社區規劃要通過合理選擇和環境控製去影響未來,而不單是對未來藍圖的繪製。若將社區規劃作為一項係統的工程來實施的話,就需要遵循一定的係統的原則,綜合考慮社區的經濟生產與居民生活,以及交通、住房、文化娛樂、生態環境等各方麵的問題。現行的社區規劃已經擺脫了過去那種僅以最終狀態為轉移的思路,已愈來愈成為一個過程。具體來說,要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

第一,處理好整體與局部之間的關係。社區規劃要從城市的全局和整個區域出發,使社區的各個組成部分在空間布局上做到職能明確、主次分明、互相銜接,形成一個協調統一的有機整體。

第二,要處理好近期建設與長遠發展之間的關係。任何社區都有一個形成發展、不斷改造更新的過程。社區近期建設是遠期發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社區在建設過程中既要保持近期建設的相對完整,又要考慮到長遠發展,為長遠發展留有餘地。不能隻顧眼前利益,或者片麵強調近期建設服從遠期發展而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忽視長遠發展。

第三,要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係。在社區規劃過程中要有強烈的環保意識,將環境保護列入社區規劃的指標體係,充分利用環境的自淨能力,為提高社區的環境質量創造條件。不能以汙染環境、破壞生態平衡、影響社區發展為代價,來片麵追求局部利益和短時間的經濟發展,必須注意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

(二)以人為本原則

社區規劃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的指導。社區規劃的根本出發點就是民主決策,在規劃的過程中要注意傾聽廣大居民的意見和建議,堅持以人為本,體現對居民的人文關懷,尊重居民的基本權利和價值,充分考慮居民的各種合理需要,確保規劃的民主性和科學性。

首先,為居民創造一個舒適、優美的社區環境,要充分考慮絕大多數人的利益。社區規劃在可持續發展觀的指導下,要注意搞好社區園林綠化的規劃,社區中一些好的地段要規劃建設成公園、公共綠地,確保社區空氣的清新、環境的寧靜,創造一個居民喜愛的、以步行為基本尺度、以公交係統為主的出行方式,建設適宜居住的社區空間,讓居民有一個休息、娛樂、小憩、鍛煉的好去處,使他們能夠享受充足的陽光、清新的空氣、引人入勝的公園和綠地。

其次,搞好社區各種公共設施的規劃,方便居民的生活。社區公共設施的規劃必須要考慮人的實際需求,要注意人文主義關懷。一方麵,社區的各種公共設施要配套齊全,要滿足不同年齡、不同階層、不同職業、不同興趣的居民的需要,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體係。另一方麵,要大力推廣無障礙環境設計。無障礙設施是指為保障殘疾人、老年人、傷病人和兒童等弱勢人群的安全出行和使用便利,在公共建築、住宅建築、居住小區、城市道路、地鐵車站、鐵路車站和主要旅遊景區、景點等建設工程中配套建設的服務設施。要體現出社會的文明進步就要盡最大可能保障殘疾者的生活條件。例如美國法律對公共廁所的麵積都有嚴格規定,以保障殘疾人的輪椅可以有周轉行駛的充足空間;甚至還設置了方便父母為嬰兒換尿布的嬰兒床;所有的停車場都有用藍色圖標顯示專供殘疾人使用的汽車停車位。所有公共設施的設計,無論是其設計內容還是規模大小、使用功能與配套設施都應符合乘輪椅者、拄拐杖者、視殘者及老年人在通行和使用上的需求。所以,在社區規劃中,必須考慮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社會弱勢群體參與社會活動提供安全、方便的條件。公共設施的入口、門、走廊、廁所、電梯等一係列設施都要按照國際建築物無障礙標準進行規劃、建設。如從建築入口到室內的走道、大廳的地麵不應太光滑;地麵有高低差和有台階時,必須設置符合輪椅通行的坡道,在坡道兩側應設扶手;在建築中設有電梯時,其規格及設施應符合輪椅者及視殘者的使用要求;洗手間的入口、通道、殘疾人的間隔空間及安全抓杆應符合輪椅進入、回轉的使用要求;公共建築的接待服務台、售票窗口、公用電話、營業台等,其高度應考慮輪椅者的使用要求;在無障礙設施醒目的地方懸掛輪椅標誌,告知殘疾人可以通行和使用;公共場所還要設置盲文站牌,主要路段人行橫道口要安裝盲人過街音響指示器,並鋪設盲人專用通道,給失明人士提供人文主義的關懷和幫助。

再次,要滿足居民居住的需要,注意社區居民住宅的規劃。住宅設計除了要注意保證較大的實用麵積外,還要注意確保室內的通風、采光、朝向,使住戶感到輕鬆、方便和愉悅。現代住宅規劃還要有前瞻性,適應已初露端倪的住宅“智能化”需要。數字化時代帶給我們的是對生活觀念的更新,同時也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各方麵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人們可以在家中完成大部分辦公、購物和娛樂等活動。信息高速公路已走進千家萬戶,智能化住宅這種數字化生活模式也已成為新的建築時尚。未來的住宅是集住宅、工作、教育和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住宅。居民可以坐在家中通過計算機安排好每日的工作、生活,可以享受網上購物、網上娛樂和網上學習等不同的需求。社區規劃在注重社區環境質量要求和生活設施完善的同時,還要注意滿足居民信息交流的大眾需求。一次性地將社區建築物內和建築群之間的綜合布局係統規劃好、建設好,最終將所有建築物內和建築物之間形成集成化的高速信息通道,使整個城市的公共信息幹線進行連接,使整個社區變成一個智能社區。為居民的生活帶來方便和舒適,給人以豐富的藝術享受和心靈上的快慰。

(三)經濟原則

社區規劃要根據現實的經濟發展狀況和現實條件進行,必須根據建設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堅持經濟、適用的原則,貫徹勤儉建國的方針,絕不能不顧我國的國情和社區本身的經濟實力,片麵追求豪華、奢侈的“現代化”。

首先,要本著合理用地、節約用地的精神,珍惜社區的每一寸土地。土地作為一種稀有資源,是不可再生的。社區規劃要注意掌握空間布局的規律,在不影響社區發展和居民生活的情況下,適當提高建築層數,節約各類建設用地。做到好地好用、劣地巧用,使有限的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最大限度地發揮社區土地的潛力。

其次,要量力而行、科學合理地製定社區各項建設用地標準和相應的定額指標。在編製社區規劃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我國人口多、底子薄的現實情況,不能照搬一些發達國家社區建設的各項指標,要根據曆史和現實情況作具體分析,建立一套符合我國國情的社區發展的指標體係。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