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社區管理績效的評估內容(1 / 3)

一、社區管理績效評估的意義

(一)績效評估的含義及其特點

績效評估是一個測定實際完成結果與既定目標契合的過程,對公共組織來說,這個實際的結果包括的範圍有:將資源轉化成為公共物品與服務的效率,向公眾提供服務的質量以及公眾對此的滿意反饋和達成計劃目標的過程中組織的運作效率。績效評估是績效管理的一個中間環節,與績效評估不同的是,績效管理是公共組織連續的動態的過程,利用績效評估所反映出來的信息,告知管理者對當前的政策或者是維持抑或者是做出適時的調整,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並確定新的績效目標,監督政策實施過程與目標達成的成效的過程。

公共組織的績效評估有以下幾個特點。

公共責任性和公共組織的服務導向決定了績效評估指向公共服務與社會責任。在績效評估的過程中,信息技術被人們廣泛地運用,這有利於政府等公共組織與社會公眾之間進行交流、溝通,評估的第一標準是社會公眾需求的滿意度和組織提供的服務質量,充分體現了公共責任與顧客至上的管理理念,這又反過來完善與加強了公共責任機製,提升了公共組織改善生活質量、提供公共服務與管理公共事務的競爭力。

公共組織的績效評估是一個綜合過程,它由許多環節組合而成。其中包括:①確定評估小組,一般需要組織成員有管理人員、財會人員、信息技術人員等;②運用績效評估的結果去改善組織行為,其中包括製定下一步開展工作的預算,維持、改進現行公共政策,修正公共服務中的缺陷與不足等;③收集被評估組織的數據資料,按照事先設計好的量化指標進行定量評價,並進行與之相應的定性評價;④確定需要評估的項目,主要是指組織內部自行確定的任務,上級下達的任務,以及來自其他組織委托的任務等;⑤分析績效結果,發現其與計劃目標之間的差距,分析影響差距的內因和外因等。

績效評估的評估主體一般設定為四類:一是社會公眾;二是專門的評估機構;三是評估對象的上級部門;四是評估對象內部所組成的評估隊伍。

公共部門的績效評估的衡量標準是多角度的。在實踐中,由於技術上存在的困境以及公共部門的特性,評估主要圍繞經濟測定、效益測定、效率測定這三部分展開。經濟測定就是計算輸入資源的成本;效益測定就是計算公共部門所產生的社會效益;效率測定就是計算投入與產出的比率,它是對組織過程的評價。用這三個角度的評估標準,就可辨出公共部門績效評估的功能。現在全球流行“小政府,大社會”的觀念,意思就是說提倡政府與其他公共部門以提供服務為宗旨,因此,今後的績效評估將會以提供服務的質量、與公眾的交流互通以及目標的實現為重要內容。

(二)績效評估的意義

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時對社區工作的實際結果、影響評價,要求公正、客觀和全麵,對成績予以肯定,看到缺陷和不足,需要分析其原因,尋找解決的對策,為提高管理效率做好準備。因此,做好社區管理績效評估。意義重大。績效評估的定義包括以下幾點。

1.“公眾導向”意識強化了社區管理的服務性。社區管理的績效評估加入了市場競爭機製,把管理的績效同小區居民的滿意聯係起來。之前,主導我國服務型管理的理念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製約,而付諸具體行動需要提高管理人員的道德素質,績效評估的“公眾導向”就是從製度上體現服務型管理的要求,就是績效評估、服務行政、考核機製三方麵的有機結合,確保管理人員主動地提高服務質量,滿足社區公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與精神文化需求。

2.科學的績效評估是保證社區績效管理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倘若某小區的某街道辦事處實施績效管理,對本小區剛剛過去的一個季度的工作總結經驗教訓。事先已經做了例如動員各相關人員積極配合、搜集工作成果信息等工作,然而在績效評估這一環節科學性不足,例如,評估人員評估不客觀、公正,評估指標設置得不準確、不恰當,最後工作的獎懲沒有采納評估結果等等。如果出現以上的情況,在後續的工作中,績效評估的有效性及其結果就會被人們所懷疑,也會使被評估人員對績效管理產生懷疑和不友好的情緒,甚至有可能發展為抵觸情緒。最終,會使績效管理在該街道辦事處失去了“民心”,僅僅成為掛在牆上的一句口號,達不到最初想要提高服務水平與工作效率,進而激勵工作人員的目的。因此,績效評估被人們看成績效管理的中心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3.績效評估可以促成社區管理者與社區公眾之間的互動。社區公眾雖然是被服務和被管理雙重身份的統一體,然而公眾首先還是應以被服務對象的身份出現。那麼社區服務可以通過社區的自我服務、自我管理、自我組織的方式來實現,由管理者從中協調。社區管理方式優劣、技術水平的好壞,直接製約著社區服務質量的高低,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社區公眾的滿意度。從另外一個角度看,社區公眾參與社區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對社區的歸屬感等,又反過來影響社區管理的方式和手段。然而績效評估的結果就是將社區管理工作的實際結果反饋到管理層中去的主要手段。通過引入績效評估,可以鼓勵社區管理者多與社區公眾互動、合作和交流,以便進一步改進社區的管理工作,提高社區活動公眾參與的熱情與滿意度,並增強公眾的社區意識。

4.績效評估體現了公平意識和效率意識,這兩種意識的相互補充可以促進社區管理的高效與公平。對於公共組織而言,實施公平原則是社區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績效評估不僅以效率、經濟等指標優先,同時兼顧公平原則。第一點,社區的公眾,作為被管理與被服務的對象,地位和享受的機會是相同的,要保證社區服務與資源都能夠為他們服務並體現公平的原則;第二點,社區管理者要多開渠道,以提高本社區資源的利用率,達到不僅滿足社區發展的需要,而且又不增加社區管理的負擔,對社區長久的發展不會造成影響。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