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社區經濟管理(1 / 3)

一、社區經濟的含義、特征和功能

(一)社區經濟的含義與特征

對於社區經濟,眾學者有著不同的解讀和定義。一般認為,社區經濟是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通過以社會機製為主的多元化機製進行資源配置,對成本與效益進行比較,並最終以居民福利和部分服務效益最大化為目標的經濟。“一定的區域範圍”指社區所在的範圍。社區經濟活動的目標指向“居民福利和部分服務效益最大化”,社區經濟活動的分析方法是“成本與效益比較”,社區經濟活動的宗旨主要是以非營利性為主,明顯不同於一般的經濟活動。具體地說社區經濟的特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1.屬地性。首先是位置上的屬地性,社區經濟絕大部分是在本社區範圍內,依靠社區組織,利用本社區資源發展起來的;其次,社區經濟所屬關係方麵的屬地性,社區街道辦事處管理著經濟實體;再次,社區經濟發展所需的勞動力主要是由本社區提供的,即勞動力構成方麵的屬地性。

2.小型性。由於社區空間資源有限,經濟也是以小規模為主。經濟規模總體上也是以小型企業為主。社區經濟主要依靠自我籌集資金,另一方麵缺少國家資金支持,經濟規模也很難擴大。

3.社會性。社區經濟不能忽視社區經濟的社會效益而一味地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社區經濟不僅講究經濟效益,更講究社會效益。而這種社會效益是廣泛而巨大的,如文化方麵的有償服務不僅可以增強社區建設的後備力量,還可以促進社區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普遍改善和基本素質的不斷提高。

4.服務性。社區經濟的服務性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麵:第一,從其構成來看,社區經濟一般多以第三產業如商業、生活服務業等為主。第二,從其性質上來看,在“圍繞服務辦經濟,辦好經濟促服務”方針的指引下,發展社區經濟的出發點和歸宿點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於社區居民。近些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社區本著“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因地製宜,拾遺補缺,大力發展綜合服務業,這已成為社區經濟的主要方麵。

5.多樣性。社區經濟的多樣性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麵:一是經濟內容的多樣性。社區經濟的內容豐富多彩,包括房地產、建築安裝、旅遊、商務、餐飲、文化教育等產業。二是經濟成分多樣性。社區經濟除了集體經濟這個主導經濟成分以外,還包括私營、個體、合資等多種經濟成分。凡是立足於社區、服務於社區的一切經濟成分都可看作是社區經濟的一部分。三是經營方式的多樣性。社區經濟一般規模不大,但經營方式靈活多樣。它可以充分利用市場機製的作用,隨時調整經營方式,適應市場競爭,以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二)社區經濟的功能

社區經濟作為社區建設的基礎,關係到社區環境的改善、社區服務的優化、社區教育的普及、社區生活質量和文明程度的提高以及“文明社區”的創建等各個方麵,可以說,社區的一切發展離不開社區經濟,隻有社區經濟發展了,社區的各項建設才會有保障。具體來說,社區經濟具有以下幾個功能。

1.物質保障功能。社區經濟的發展可為社區各項建設事業提供強有力的經濟支持和物質保障,是社區建設和發展目標得以實現的根本保證。我國社會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政府對社區的建設還不能給予更多的財力扶持,社區發展所需的財力物力有賴於社區經濟的發展。從這個角度講,社區經濟具有為社區建設提供物質保障的功能。

2.促進服務功能。發展社區經濟的出發點和歸宿點就是“圍繞服務辦經濟,辦好經濟促服務”,服務功能是社區經濟的基本功能。近年來,許多社區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本著“為民、便民、利民”的宗旨,因地製宜地發展社區綜合服務。服務產業在方便和豐富群眾的生活的同時,還緩解了就業壓力,已成為社區經濟的支柱產業。

3.維護社會穩定功能。社區經濟的發展還有助於社區乃至整個社會的穩定。首先,發展社區經濟大量吸收了社區剩餘勞動力,其中包括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在解決他們生計問題的同時也減少了不安定因素,維護了社會的穩定。其次,社區安全警衛力量得以加強,有效保障了社區成員生命財產安全。再次,社區經濟的發展促進了社區文化的發展,豐富了居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群眾的生活品位,減少了犯罪行為的發生。

4.增強凝聚力功能。要建設文明、和諧的社區,就要使社區內個體與個體之間、個體與群體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共同發展,不斷增強社區的凝聚力。社區經濟的發展有利於增強社區凝聚力,充分調動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是提高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有效手段。社區經濟發展的一個基本前提就是社區居民在思想意識、心理情感上所具有的共同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這也是增強社區建設凝聚力和吸引力的基礎。社區經濟主體具有規模小、分布廣和群眾基礎良好等特點,主要麵向社區居民,是一種集體經濟形式。為了增加社區居民對社區的歸屬感和認同感,激發居民參與社區經濟建設的熱情,社區內部可以通過合作、合股、合辦社區經濟項目的形式,促進彼此之間的相互理解、支持與合作,不斷增強社區經濟建設的凝聚力。

5.資源綜合開發利用。發展社區經濟,關鍵是要拉動城市經濟和地區經濟的同時發展,從而更好地為社區建設服務。所以,發展社區經濟有利於社區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促進社區市場和全國市場的統一和發展,從而形成一種更加公平競爭、自由民主、平等互利、公開透明的社區生活環境,豐富社區物質文化生活,促進社區和全社會文明程度的不斷提高。

二、我國社區經濟發展的路徑分析

(一)我國街道經濟向社區經濟發展的曆程

在中國,孕育社區經濟的母體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街道經濟。街道經濟向社區經濟發展大體經曆了以下幾個時期。

1.新中國建立初期。在新中國建立初期,為了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黨和政府提出用合作化的方式恢複發展國民經濟。城市街道辦事處組織開展群眾性的生產自救,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居民生活。從20世紀50年代中期起,為了使更多的人就業,在社會力量的支持下,街道辦事處通過自籌資金,組織勞動群眾從事生產加工,由街道辦事處領導和扶持的街道經濟開始萌芽。此後,女性勞動力的解放進一步推動了街道經濟的發展,形成了以女性勞動力為主、以手工操作和服務工作為特色的街道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