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春秋末期勾踐(3 / 3)

伍子胥早已察覺勾踐所作所為意在複仇,多次勸諫,不僅未被夫差接受,反而引起夫差的反感和懷疑。公元前485年,夫差為爭霸而北上伐齊,伍子胥不讚成,指出越國才是心腹大患。夫差不聽,繼續伐齊,在艾陵之戰中大敗齊軍,獲勝而歸,夫差十分得意,不久又聽信了伯嚭的讒言,賜劍令伍子胥自盡,伍子胥死前說:“必取吾眼置吳東門,以觀越兵入也!”伍子胥死後,吳王將政事交給伯嚭管理。勾踐得知伍子胥已死,擬起兵伐吳,範蠡認為時機未到,還需等待。

周敬王三十八年公元前482年(句踐十五年)春,吳王夫差率全國精銳部隊北上黃池會盟諸侯,國內隻留下太子友和老弱兵卒守衛。越王勾踐想乘吳國國內空虛之機出兵攻吳。範蠡認為時機未到。他分析說:“吳王率精兵北上會盟,國中空虛,太子留守。但吳大軍出境未遠,聞越乘虛而入,會很快回兵擊我”,因而勸勾踐暫緩出兵。數月之後,估計吳軍已到黃池,遂促勾踐出兵襲吳。勾踐乃率5萬大軍(發兵四萬親率君子〈親兵〉六千)攻打吳國,命範蠡率師一部沿海溯淮斷夫差歸路,自率主力由陸路北上,殲吳守軍,攻破吳都,吳軍大敗,太子友陣亡,焚姑胥台。這時,夫差打敗齊國,正約晉、衛、魯等國在黃池(今河南封丘縣西)會盟,當上了霸主。接到消息,十分懊喪,隻好派伯嚭向越求和(見姑蘇之戰)。勾踐和範蠡認為吳國還有實力,一時消滅不了,答應講和,退兵回國。

周敬王四十二年前478年(句踐十九年),範蠡、文種乘吳國多年災荒又遇大旱,倉廩虛,百姓饑餓,多就食於東海之濱的機會,再次建議勾踐乘隙攻吳。戰於笠澤,越軍以兩翼佯動、中央突破、連續進攻的戰法,突破吳軍江河防禦,乘勝連續追擊,奪占吳國大片土地(見笠澤之戰),三戰三勝,大敗吳軍於笠澤(今蘇州南),從根本上改變了吳、越力量對比。

句踐二十一年再次伐吳,自周元王元年(前475)開始,對吳都吳(別稱姑蘇,今江蘇蘇州)實施長達三年的圍困,吳王夫差被越軍長期圍困,力不能支,遂派王孫雒袒衣膝行向勾踐求和。勾踐於心不忍,正要應允,範蠡上前說:“大王您忍辱受苦20餘年,為了什麼?現在能一旦拋棄前功嗎?”轉頭又回絕王孫雒說:“過去是上天把越賜予吳國,你們不受;今天是上天以吳賜越,我們不敢違背天命而聽從你們的請求。”王孫雒還要哀求,範蠡毅然鳴鼓進兵。吳王夫差見大勢已去,求和不成就自殺而死,臨死時說:“吾無麵以見子胥也!”勾踐葬吳王而誅太宰伯嚭。終於句踐二十四年(前473)一舉滅吳雪恥。

隨後又乘勝率兵北渡淮水,會中原齊、晉等諸侯於徐州(今山東滕縣南),向周元王致貢。周元王命使臣賜句踐胙(送來祭肉),封勾踐為“侯伯”,晉伯位。自此,越軍橫行江淮一帶,諸侯盡來朝賀,勾踐的霸業完成。於是遷都琅琊,稱霸中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