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效率法則——讓自己變得高效的3個方法(1)(1 / 3)

在工作中,你是不是時常覺得自己的時間不夠用?是不是經常覺得自己明明已經忙得焦頭爛額,一天下來卻又好像還有很多該做的事沒能完成?是不是經常覺得自己無法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導致自己的工作效率低下?那麼,當我們出現這些問題時,該如何調整自己的習慣和狀態,才能讓自己的工作效率變得更高呢?這一章我們會從三個方麵來闡述,希望能夠給大家一點幫助。

懂得拒絕別人,不讓別人的事打亂自己的步調當我們開始踏上工作崗位時,父母總會告誡我們:“在工作中要表現得活潑,多幫助別人,不要輕易拒絕別人。學會做一個‘老好人’,才能贏得別人的好感。”起初,我們的確按照父母的囑咐,努力去做一個‘老好人’,對於同事的請求來者不拒。即使有很多時候抽不出時間或者不情願,也不知道如何開口拒絕。長此以往,我們會發現自己更多的時間都花在了別人的工作上,而自己的工作卻一直停滯不前、效率極低。很多時候,人們都會認為隻有喜歡說“YES”的人,才能在職場中大受歡迎,因此,“NO”變得越來越難說出口。

在職場中,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負責的工作,在我們一心忙於解決自己的工作時,如何拒絕同事的請求呢?有人會說,既然都是同事,那能幫就幫吧,自己的事情隻能延時再完成了。結果一天下來才發現,自己已經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工作,而同事已經把工作井然有序地完成。此時,你才發現,如果自己懂得拒絕,那麼就有時間去完成自己的工作,也才能保證自己的工作更高效。

學會拒絕,學會說“NO”,並不是故意疏遠與同事之間的距離,而是一種藝術。選擇做一個老好人,不僅不會得到別人的欣賞和好感,而隻會增加別人向你要求的機會。久而久之,請求變成習慣,便會覺得你的幫助是理所應當的。因此,懂得適當地拒絕別人,不僅能讓別人意識到你的真實想法,也能給你一個清靜的工作空間,讓工作變得更有效率。

今年,就業市場還是跟以前一樣激烈。艾迪公司發布招聘啟事後,便有成百上千的應屆生蜂擁而來。經過層層的麵試和選拔,向輝和盧森成了最後的幸運兒。最後一輪麵試下來,經理對他們兩人說:“你們兩個都很優秀,我們公司一時難以抉擇。這樣吧,你們倆都先留下,一個月後公司根據你們的表現再做最後的決定。”

向輝心想:“這個辦法的確不錯,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到時候就知道誰更厲害了!”盧森與向輝不同,他性格比較沉悶,看上去有點難以親近。而向輝在學校時就是出了名的熱心腸,同學有什麼事他都樂於幫忙。就衝這一點,向輝就覺得自己勝券在握。工作第一天,向輝便發揮了自己“小太陽”的能力,跟辦公室的每個人都熱情地打了招呼,他覺得自己想留在這家公司,能先跟同事混熟很重要。到時候同事們都稱讚自己熱心開朗,還怕老板不留嗎?相反,盧森跟辦公室的人隻是淡淡地做了個自我介紹,便坐在電腦前忙碌起來。

新人到公司,不管是出於學習還是其他原因,一些資格老的同事總會不時地給他們分配任務。對於向輝,他自己樂得表現自己;而盧森,起初還願意接受一些,到後來一直都是委婉拒絕。盧森對自己的新工作有著自己的想法,他想先一個崗一個崗地學習,讓自己徹底了解整個公司的流程。因此,他自告奮勇地請老板給他安排了一些任務。為了使自己能安心地學習和完成這些工作,他不得不開口拒絕同事時不時的請求。向輝卻不是這樣的想法,在他眼裏盧森簡直就是不懂得變通。在這個辦公室裏,如果能和同事混熟,不僅會給大家留下個好印象,讓老板覺得自己混得開、夠主動,而且日後自己學習起來也會方便很多。半個月後,經理給他們倆分配了一些任務,盧森總能很高效準確地完成,而向輝每天都是手忙腳亂。

一個月下來,向輝如他所願成了辦公室的“活雷鋒”,同事不管有什麼完成不了的事都會尋求他的幫助。盧森在辦公室的人緣就不怎麼樣了,但大家也不能否認他的能力。在公司的會議上,他總能針對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不少有用的建議。到了最後決定的那一天,盧森被經理叫到了辦公室,向輝心裏一陣竊喜:“這回盧森肯定要走了。”幾分鍾的交談後,盧森麵無表情地走出了辦公室,開始收拾自己的東西。向輝見此情景,心裏琢磨著要不要假裝上前安慰幾句,卻意外地發現盧森把東西搬到了一個新辦公桌上,這個桌子當初說好就是給能留下的那個人的。向輝頓時明白了,原來要離開的人竟然是自己。他很不理解,經理走出來對他說:“向輝,我不否認你熱情開朗,但你把大把的時間都放在了人際關係上,自己的工作卻完成得很不好。”向輝心裏一陣冰涼,其實工作中他已經發現了這種問題,別人的請求總是會影響自己工作的進度。然而,就因為自己不懂得拒絕,才讓自己的工作效率變得如此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