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平凡接到地區組織部要來考核幹部的通知,正要找曹曉林研究一下怎麼接待,怎麼配合地區組織部考核組搞好考核,辦公室主任小高來報告,考核組已經到了,而且是地委常委、組織部長別大河親自帶隊。
芬河市作為比地市低半格又比縣高半格的體製,按著幹部管理權限,市委書記、市長由省委組織部考核,省委研究任免;其他副職均為正處級幹部,由地委組織部考核,地委研究任免。這次芬河換屆選舉,缺位的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人選,差額代表理所當然就由地委派組織部長考核並研究任免。組織部長人選考核後必須向省委組織部彙報,同意後再上會研究,最後要去省委組織部備案。
羅平凡感到奇怪,要是按照黨政慣例,考核個組織部長人選,地區要是派個副部長,甚至派黨政幹部處來個處長或是個“員”,也就夠了,來個組織部長,還有黨政幹部處長和副處長,可見是足夠重視了。
飯桌上,別大河順便傳達了地委組織部長與省委組織部的溝通情況:這次芬河市常委班子換屆選舉,雖然涉及書記、市長兩位省管幹部,考慮是剛定位幹部,省委組織部根據兩位主要領導的情況,就不派人考核了,由地委組織部考核新增成員,一並報省委組織部批複,然後按黨代會的要求,履行選舉程序。
最後,別大河交代要立即印製兩種表,一是印製現有常委民意測驗表,分優秀、稱職、不稱職三欄;二是印製推薦兩名常委人選表,包括了差額代表。別大河一再說明,芬河市委呈報的候選人已經地委書記碰頭會原則同意,書記會決定,組織上要對推薦人選掌握一下民意,把民意與組織推薦結合一起最後確定,再進行考核,對現有常委評議和推薦人選,均在直屬單位副局級以上幹部中進行,兩名推薦人選要采取海推的方法,評議和海推都是無記名方式進行。考慮通知、印製推薦表時間緊張,明天下午一時三十分準時進行。
別大河在晚飯前要結束的時候說,本應和四位書記單獨彙報一下以上安排,你們都在,咱們不開會了,沒有意見就這樣進行。
這是工作,別說地委組織部,就是省委組織部也是這樣,說是商量進行,不過是公式,動身之前就有了行動方案,到了工作地點以後,就像飯店老板給廚師下菜單子一樣,讓你炒什麼菜你就燒火快炒。
計時策心裏驟然興奮起來,和羅平凡角逐,尤其這個科級以上的範圍太令他滿意了。細算算吧,當縣長、市長七年,代理市委書記兩年,這代理兩年中又加大了提拔幹部的力度,把所有空位的、該升格的統統配齊了,哪個科級以上幹部越過了我計時策的眼皮底下?再說,那沾親戚的就不下幾十人……羅平凡、羅平凡,來芬河市之後不就是憑念了個七七級靠嘴皮子耍了幾次小聰明嗎?有人說每次講話都有熱烈的掌聲,掌聲值多少錢?一響即逝,再說了,官場的掌聲,換個名叫作湊熱鬧,大家坐在一起,前前後後,左左右右,你鼓他也鼓。我計時策的掌聲刻在芬河人民心裏了,我的政績,這個熱熱鬧鬧的市立在芬河大地上了!所說的社會輿論未必虛誇,誰英雄誰好漢,那就在這次評議中比試比試吧!
自從麗娜逝世以後,計時策腦瓜子轉速格外快起來了,不用說別的,就光對付秀娜和白華就得一天兩個計謀、一天兩個心眼兒地哄騙,到現在為止,計時策自己也忘了在她倆身上使用了多少計謀,多少心眼,每回都能把她倆穩定住,說服住,又互不露餡,剛一露餡又能巧妙地補上,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心計竟這麼多。腦海裏像是有個老謀的洞,深算的坑,那裏裝滿著錦囊妙計,隨用隨調遣,信手就拈來。
眼下,暗暗調理好這次考核是頭等大事,他陪考核組吃完晚飯,沒有回家,到辦公室,又悄悄地調來了曹曉林和尤熠光。
“曉林、熠光呀,”計時策讓他們坐在沙發上,自己雙手抱扶壓著寫字台說,“地委組織部這次考核常委班子換屆人選,可是至關重要啊。這你們知道,對於某個人選,在班子主要領導之間,在上級領導之間,要是有些不大統一的時候,民意就是很好的裁判員了。你們倆可都是我心眼子裏的人,這你們清楚。關於計劃讓熠光當常委班子、組織部長人選的事,盡管書記碰頭會被否定了,我作為個人服從集體的決定,但是,我有保留個人意見的權利,也有向上級組織反映個人意見的權利。我已經向地委胡曉冬書記反映了個人意見,引起了胡書記的高度重視。因為我們的候選人名單要報省委批複,胡書記很尊重我的意見。已經向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嵇文斌做了彙報。你們應該知道,胡書記作為一把手,可就不是代表個人意見了,是代表地委的意見,嵇部長對胡書記的意見很重視,答複是考核以後,他要親自聽聽考核情況的彙報。所以說,這次考核非常重要,非常有學問,重要性你們知道了,學問在哪裏?可就值得你們研究了……”他說到這兒站起來,直向曹曉林,語重心長地說:“曉林哪,我知道羅書記來後你的心態。你還年輕,還有前途,我完全可以理解,你知道,我也要再重複一下。原打算是我接市委書記以後,你接任市長,羅書記這一來也落了空。我曾設身處地為你想過,我雖然年紀大了一點兒,可距退休時間還早,年齡不饒人,等那時候你再接班,形勢有什麼變化不說,你從政的黃金年齡段也就有點兒過了。再說,羅書記是全省地市委書記中最年輕的一個,就是要重用提拔,也得幹一屆,太長、時間太長,我就覺得你是成熟的瓜了,該摘了,該上市了。”他說到這兒,來回踱起步來,“關於你的使用問題,我也向胡曉冬書記做了彙報。我提議,能不能提拔交流使用?胡書記未置可否,也是說考核考核再研究。從口氣來看,對我的建議很有傾斜度。我們應該理解,幹部問題這是原則問題,胡書記是不能張嘴就來的……”
兩個人聽得都很入神。
尤熠光邊聽邊琢磨:老部長酒桌前一命嗚呼以後,一時怎就覺得與當這個常委、組織部長沒緣了?省裏倒是有那棵大樹,但他不管組織人事,這方麵很不會周旋,仿佛羅平凡一隻手就遮住了天,怎麼就忘了胡書記和計市長的關係呢!羅平凡官大,還是有比他大的,還有管他的嘛!現在有些事情,多半是長官意誌,有時候必須用民意做幌子,往往民意的幌子恰恰又是強奸民意。學問在哪裏,就是這裏。
曹曉林邊聽邊判斷:羅平凡是省委書記梁威點將派來的。且不說羅平凡來芬河後初露鋒芒,已經得到了一部分幹部群眾的信任,當然,根基還不深,因為他要實施的兩個大項目還沒有變成現實,有的還在散布是天方夜譚,計市長是想讓他選舉時不夠半數,有沒有可能呢?有,可要是搞小動作敗露了可就麻煩了。再說,隻要羅平凡沒什麼大的原則性問題,梁書記是不會輕易讓羅平凡退出芬河市這個政治舞台的。別看胡書記這麼運籌,那麼運籌,到了梁威那裏,還不是一句話嗎……不管怎麼說,自己還是要謹慎行事,既不能讓計市長看出自己是心有小九九,又不能讓羅書記看出是死抱計時策大腿不放。至於計市長說了提拔交流,他向胡書記談沒談還是兩碼事兒,他覺得自己難,難就難在左不是,右不是……
“有一點你們是知道的,”計時策把語氣變得很重,“這些年來,不管刮來什麼風,我計時策隻要想幹,還沒有幹不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