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弟子問於莊子曰:“昔者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終天年,主人之鴈以不材死,先生將何以處?”莊子笑曰:“周將處於材、不材之間。材、不材之間,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道德則不然:無訝無訾,一龍一蛇,與時俱化,而無肯專為;一上一下,以禾為量,而浮遊乎萬物之祖,物物而不物於物,則胡可得而累?此神農、黃帝之所法。若夫萬物之情、人倫之傳則不然:成則毀,大則衰,廉則剉,尊則虧,直則骫,合則離,愛則隳,多智則謀,不肖則欺,胡可得而必?”

——《呂氏春秋·必己》

譯文

弟子向莊子問道:“以前山裏的樹因為不成材而得以終其天年,現在這位主人的鵝卻因為不成材而被殺死,先生您將在成材與不成材這兩者間處於哪一邊呢?”莊子笑著說道:“我將處於成材與不成材之間。成材與不成材之間,似乎是合適的位置,其實不然,所以還是免不了遭到禍害。如果遵循道德行事,就不是這樣了:既沒有美譽,也沒有毀辱,時而為龍,時而為蛇,隨時勢而變化,而不肯專為一物;時而上,時而下,以順應自然為準則,在萬物的原始狀態中漫遊,主宰萬物而不被萬物所役使,那麼怎麼會遭到災禍呢?這就是神農、黃帝所取法的處世原則。至於萬物之情,人倫相傳之道,就不是這樣了。成功了就會毀壞,強大了就會衰微,鋒利了就會缺損,尊貴了就會受到傾覆,直了就會彎曲,聚合了就會分散,受到愛惜就會被廢棄,智謀多了就會受人算計,不賢德就會受人欺辱。怎麼可以偏執一方而加以依仗呢?”

雜家智慧故事

莊子在山中行走,看見一棵樹長得很美很高大,枝葉很茂盛,伐木者停在那棵樹旁卻不伐取它。莊子問他們這是什麼緣故,伐木者回答說:“這棵樹沒有什麼用處。”莊子說:“這棵樹因為不成材,結果得以終其天年了。”莊子出了山,來到縣邑,住在老朋友的家裏。老朋友很高興,準備酒肉,叫童仆殺一隻鵝款待他。童仆請示道:“一隻鵝會叫,一隻鵝不會叫,請問殺哪隻?”主人的父親說:“殺那隻不會叫的。”因此便有了上麵那段莊子和其弟子的對話。

老子,春秋時思想家,道家創始人。一說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楚國苦縣(今河南鹿邑東)厲鄉曲仁裏人,在東周帝國的首都洛陽擔任“守藏室之史”(等同於今天的國家圖書館館長)。

老子認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是變動不居的。他觀察到天地間萬物萬事存在著互相矛盾的兩個對立麵,例如有無、剛柔、強弱、禍福、興廢等等,它們都是互相依存、互相聯結的。所以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還說:“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表明了對立麵雙方的同一性。老子還認識到對立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們在向相反的一麵轉化,他說:“正複為奇,善複為妖”,“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老子承認轉化,但強調“聖人之道,為而不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老子的辯證法思想在軍事戰略戰術的運用方麵也很突出。在戰術上,他主張“以奇用兵”,還要注意“將欲弱之,以固強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在戰略上,他提出“柔弱勝剛強”的指導思想,他說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但攻堅的力量莫過於它。這種戰略思想有防止盲目驕傲的一麵,但也具有極大的片麵性。不管當時,還是後世的許多名人都受到他的影響,如孔子就曾向他請教過問題:

孔子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陽去見老子,就有關禮的問題向老子請教。老子說:“你所說的禮,倡導它的人和骨頭都已經腐爛了,隻有他的言論還在。況且君子生逢其時就駕著車出去做官,生不逢時,就像蓬草一樣隨風飄轉。我聽說,善於經商的人把貨物隱藏起來,好像什麼東西也沒有,君子具有高尚的的品德,容貌看起來卻像愚鈍的人。去掉您的驕氣和過多的欲望,還有情態神色和過份的誌向,這些對於您自身都是沒有好處的。我能告訴您的,就這些罷了。”孔子離去以後,對弟子說:“鳥,我知道它能飛;魚,我知道它能遊;獸,我知道它能跑。會跑的可以用網去捕它,會遊的可以用絲線去釣它,會飛的可以用箭去射它。至於龍,就不是我所能知道的了,它是乘風駕雲而飛騰升天的。我今天見到的老子,就如同龍一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