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知不知上矣。過者之患,不知而自以為知。物多類然而不然,故亡國僇民無已。夫草有莘有藟,獨食之則殺人,合而食之則益壽;萬堇不殺。漆淖水淖,合兩淖則為蹇,濕之則為幹;金柔錫柔,合兩柔則為剛,燔之則為淖。或濕而幹,或燔而淖,類固不必,可推知也?小方,大方之類也;小馬,大馬之類也;小智,非大智之類也。

——《呂氏春秋·別類》

譯文

知道自己仍有不知道的東西,就算是超過一般人了。犯錯誤的人的毛病在於明明不知道而自以為知道。很多事情看上去相似其實並不相同。所以國家被滅亡、百姓遭殺戮的事情才接連不斷地發生。草藥有莘有藟,單獨服用會致人死命,合在一起服用卻能延年益壽。蠍子和紫堇都是毒物,配在一起卻不會毒死人。漆是流體,水也是流體,它們被攪和在一起卻會凝固,即使是濕的也會變幹。銅很柔軟,錫也很柔軟,二者熔合起來卻會變硬,而用火焚燒又會變成流體。有的東西弄濕後反倒變得幹燥,有的東西經火燒後反倒變成流體,物類本來就不是固定不變的,怎麼能推知呢?小的方形跟大的方形相似,小馬跟大馬相似,小聰明與大聰明卻不可等同。

雜家智慧故事

作為君主尤其要注意不能脫離了臣民,隻有親民愛民,才可獲得支持。對賢者以禮相待;對學者非常尊敬,敬重和結交那些有才德的人,才能使其為自己效勞。為君當心存仁義、體恤下屬,隻有這樣,才能獲得部眾的大力支持。而對待敵人卻無需仁義,對待敵人的仁慈意味著對待自己的殘忍,可是有很多領導者,卻分不清該何時仁義,該對誰仁義,結果落得慘敗的下場。

卻說春秋時期,宋國君主宋襄公對楚國懷恨在心,但是由於楚國兵強馬壯,也沒什麼辦法出氣。後來。宋襄公聽說鄭國最積極支持楚國為盟主,就想討伐力薄國小的鄭國,出出胸中惡氣。過了不久。鄭文公去楚國拜會楚成王。宋襄公認為是個機會,不顧公子目夷與大司馬公孫固的反對,出兵伐鄭。鄭文公知道消息後,求救於楚成王,楚成王答應來救援鄭國。

楚成王沒直接去救鄭國,卻統領大隊人馬直接殺向宋國。宋襄公這下慌了手腳,顧不上攻打鄭國,帶領宋軍星夜往國內趕。待宋軍在漲水邊紮好營盤,楚國的兵馬也來到了對岸。公孫固對宋襄公說:“楚軍到此隻是為救鄭國。咱們已經從鄭國撤軍。他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咱們兵力小,不能硬拚,不如與楚國講和算了”,宋襄公卻說:“楚國雖然人強馬壯。可缺乏仁義。我們雖然兵力單薄。卻是仁義之師。不義之兵怎能勝過仁義之師呢?”宋襄公又特意做了一麵大旗,並繡有“仁義”二字。要用“仁義”來戰勝楚國的刀槍。

到了第二天天亮,楚軍開始過河。公孫固向宋襄公說:“楚軍白日渡河。明明是小看我們。等他們過到一半,我們殺過去,定能取勝。”宋襄公卻指著戰車上的“仁義”之旗說:“人家連河都沒渡完就打人家,那算什麼仁義之師?”等到楚軍全部渡完河,在河岸上布陣時。公孫固又勸宋襄公說:“趁楚軍還亂哄哄地布陣,我們發動衝鋒,尚可取勝。”宋襄公聽到此話不由罵道:“你怎麼淨出歪主意!楚兵還沒布好陣,你便去打他,那還稱得上是仁義之師嗎?”

宋襄公的話才說完,楚軍已經布好陣,列隊衝了過來。宋軍看到楚軍凶猛膽都嚇破了,掉頭便逃。宋襄公正想親自督陣進攻,還沒來得及衝向前去,便被楚軍圍住,身上、腿上兒處受傷。幸虧宋國的幾員大將奮力衝殺。才救出他來。等他出來逃命,宋軍已早逃散,糧草。兵車金部被楚軍搶走,再看那杆“仁義”大旗,早已不知丟在何處去了。宋國的百姓們對宋襄公都罵不絕口,宋襄公一瘸一拐地邊走邊說:“講仁義的軍隊就是要以德服人,我奉仁義打仗,不能乘人之危去攻打別人!”他身邊的將士們聽了,都在心中暗罵宋襄公是個蠢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