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街名是城市的麵子(2 / 2)

鐵西區除了“工”字街,還有數字街。北一馬路到北四馬路,每條路又分成中東西路。一二三、東南西,不和你扯別的,跟零件編號一樣。設想,當年鐵西一萬多人的大廠多了,龍門吊、大煙囪氣勢幹雲,街名如起成“翠微、柳月、映雪”根本壓不住。數字街名還有和平區的南一馬路到南十二馬路,都為起名者省了腦筋。和平區的核心地帶為日本人開發。日本人確實是怪人,一邊侵略,一邊建設,質量符合百年標準。如今和平區的商業街——太原街與沈陽站一帶,原來叫“春田町”,日寇從東土招來前衛建築師在這裏建造大片小洋樓。指揮家小澤征爾生在這裏,名裏鑲嵌他父親兩個朋友的名字,主戰的板垣征四郎和反對太平洋戰爭的石原莞爾(莞爾這個名字真好,讓他叫白瞎了)。光複後,哢哢改街名。建國後,再把國民政府的名哢哢改掉。而為街道命名的大幹部,他們並非沒文化。一度主政沈陽的陳雲(曾任莫斯科東方大學代理副教授)等人都讀過一些書。但起街名,最穩妥的方法是“以名作名”——太原街、桂林街、南寧街、天津街,中間混雜著臥底的同澤街。其餘的街名怎麼起?起什麼起,就叫南一馬路、南二馬路、南三馬路,一直接到南十二馬路。就像那些多子少福的家庭給孩子起名叫“大狗、二狗、三狗、四狗”,如果接續的孩崽子還降臨人世也沒什麼了不起,五狗、六狗、七狗侍候,數字咋也比你人多。如果另一家庭給孩子起名如“同澤、敬賓、集賢”,家長多半讀過孔孟的書並可能在國民政府當過差。

這些街名,好玩在一個“馬”字。現在的街牌子還寫著“北一馬路”。馬路,多好聽,帶著幾百年前闖關東的意味。路上馬蹄嘚嘚,並非美麗的錯誤,大膠皮軲轆車隆隆而過,這是馬路最初的影像。馬路有東北味,上海為什麼不叫馬路?霞飛路、淮海路雲雲,他們壓根就沒馬。

沈陽當然還有革命的街名——光榮街、勝利街、三好街。我在光榮街上見過兩個噱頭,一是光榮痔瘡門診,一是光榮廁所(街邊公廁,已拆)。多年前,那條街的藥店、菜市場都以光榮名之,無法不光榮。好聽的街名在老城沈河區,如正陽街、風雨壇路,像個城市而不僅僅是車間。老城有兩條街名好——銀元街、堂子街。最好聽的街名叫“熱鬧路”,可為沈陽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