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生活如細雨,幸福如飲水(2)(3 / 3)

有一句話說,痛苦對於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於弱者卻是一個萬丈深淵。當各種各樣的困難與挫折如塵土一般落到我們的頭上時,我們要想從這苦難的枯井裏脫身逃出來,走向人生的成功與輝煌,就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像驢子那樣將困難統統都抖落在地,重重地踩在腳下。隻有這樣,我們才能戰勝痛苦,才能從痛苦中走出來,才能將痛苦變成人生曆程中的一塊墊腳石。

然而,生活中的很多人在遇到困難時,總是害怕困難。在困難麵前,他們不是勇敢麵對,而是選擇逃避。其實,困難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恐怖,隻要我們勇敢麵對,困難終會被我們踩在腳下。著名演員史泰龍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勇敢地戰勝了各種困難。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故事:

著名演員史泰龍的健身教練哥倫布曾對史泰龍作出了這樣的評價:“史泰龍每做一件事都百分之百地投入。他的意誌、恒心與持久力都是令人驚歎的。他是一個行動家,他從來不呆坐著等事情發生,而是主動地令事情發生。”

史泰龍的父親是一個賭徒,母親是一個酒鬼。父親賭輸了,既打老婆,又打兒子;母親喝醉了也拿史泰龍出氣發泄。史泰龍在拳腳相加的家庭暴力中長大,常常被打得鼻青臉腫,皮開肉綻。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他的學業一無所成,不久就離開了學校,成了街頭混混。

直到他20歲的時候,一件偶然的事刺激了他,並使他醒悟反思:“不能,不能再這樣做了。如果這樣下去,和自己的父親豈不是一樣嗎?成為社會上的垃圾、人類的渣滓,帶給眾人、留給自己的都是痛苦。不行,我一定要成功!”

從那以後,史泰龍下定決心,要走一條與父母迥然不同的路,活出個人樣來。但是做什麼呢?他長時間思索著。找份白領工作,幾乎是不可能的。經商,又沒有本錢。他想到了當演員,因為當演員不需要過去的清名,不需要文憑,更不需要本錢,而一旦成功,卻可以名利雙收。但是他顯然不具備當演員的條件,長相就很難贏得觀眾的喜愛,再加上他又沒有接受過任何專業訓練,沒有經驗,也無“天賦”的跡象。然而。“一定要成功”的驅動力,卻促使他認為,這是他今生今世唯一出頭的機會,最後的成功可能。在沒有取得成功之前,決不放棄!

於是,他來到好萊塢,找明星,找導演,找製片公司負責人,找一切可能使他成為演員的人,四處哀求:“給我一次機會吧,我要當演員,我一定能成功!”很顯然,他一次又一次地被拒絕了。但他並不氣餒,他知道,失敗定有原因,每次被拒絕之後,他就把它當做一次學習機會。他癡心不改,又去找人。

不幸得很,兩年一晃就過去了,錢花光了,他隻好在好萊塢打工,做些粗重的零活。他一邊打工,一邊去找演員的工作,兩年來,被拒絕了1000多次。

每次被拒絕,他都暗自垂淚,痛哭失聲。“難道真的沒有希望了嗎?難道賭徒、酒鬼的兒子就隻能做賭徒、酒鬼嗎?當然不行,我一定要堅持下去,我一定要成功!”後來,他想到了換個方法試試。他想出了一個“迂回前進”的思路:先寫劇本,待劇本被導演看中後,再要求當演員。幸好現在的他,已經不是剛來時的門外漢。兩年多的耳濡目染,每一次拒絕都是一次口傳心授,一次學習,一次進步。因此,他已經具備了寫電影劇本的基礎知識。

一年後,劇本寫出來了,他又拿去遍訪各個公司的導演。“這個劇本怎麼樣,讓我當男主角吧!”但人們認為他的劇本挺好,但要讓他當男主角是不可能的。他再一次被拒絕了。

他不斷地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成功,也許下一次就行,再下一次,再下一次……”

在他一共遭到1300多次拒絕後的一天,一個曾拒絕過他20多次的導演對他說:“我不知道你是否能演好,但至少你的精神令我感動。我可以給你一次機會,但我要把你的劇本改成電視連續劇。同時,先隻拍一集,就讓你當男主角,看看效果再說。如果效果不好,你便從此斷絕這個念頭吧!”

為了這一刻,他已經做了3年多的準備,終於可以一試身手了。機會來之不易,他自然拚盡全力,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第一集電視劇創下了當時全美最高收視紀錄——他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