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我是去年上的陝西師範大學研究生。當時入學考完試,有一個多月了,我心裏沒底,不知道發揮得怎麼樣,能不能考上,分數會不會上線?我就想讓我父親給師大研究生處打一個電話,問問怎麼樣,看有沒有希望。我父親可好直接順水推舟地說,我和人家不熟,有些問題具體我也不清楚,你先自己打電話問,不行了我再打電話。就把我撂在一邊了。又過了兩個多月,學校還不見公布成績,我有些焦急了,想讓他問問虛實,誰知逼他緊了,他反而很不耐煩地數落我,說我這麼大的人了,什麼事情都要他操心,他還是不打,嫌我萬一考得不好,給他丟人了。沒過幾天分數網上公布了,我考得還不錯,超出去年分數線很多,但今年分數線遲遲沒有公布,我又提心吊膽,坐臥不寧了。這會他又忙著出差開會,還是讓我自己主動和人家聯係,但是人家師大回複的口氣,模棱兩可,讓人更捉摸不透,我就生氣地抱怨他,女兒考研也是一件大事,非但不關心、支持、幫助反而像沒事人一樣不聞不問。實話實說,有些時候家裏人就是想借他的名氣,走走後門,但人家總是擺出一副事務纏身,愛莫能助,順水推舟,自己解決的姿態,真是讓人又氣又恨。全然不像有些家長對待子女的態度。老天保佑,再加上我先前的努力複習,終於在網上看到我的錄取通知單。欣喜之餘給他打電話,隻聽他在電話那頭嘿嘿直笑,掛斷電話後,又很快收到他的短消息,上麵寫著:祝賀!熱烈祝賀!從很多事情上,你都可以看出他其實是一個很怕被人麻煩,同時又很怕麻煩別人的人,通常越是自己親近的人,他越怕求人辦事,因為他臉皮薄,老是張不開嘴。反而,別人的事他總是盡心盡力。因此,這次考研,看到他這麼個態度,我就已經作好打算,如果今年考不上,也不難為他開口求人,自己好好複習再考一年,但是有一件事,卻讓我總也忘不了。
那是三年前的一個冬天,11月底左右,忽然老家傳來噩耗,說我外婆快不行了,當天,西安的大姨小姨就先回老家了,我母親出差第二天下午才回來。其實那時,外婆已經去世了,但她還不知道,因為怕母親接受起來太突然,我和老公直到晚上的時候才慢慢告訴她,沒想到母親一聽我外婆的事,立刻淚流滿臉,失聲痛哭,情緒激動說要立刻回老家看老母親最後一眼。當時正值寒冬,而回老家的路,全是蜿蜓曲折的山路,伸手不見五指,路麵又結著厚厚的冰霜,很是危險。借了好幾輛車,司機路不熟都不敢開夜路,本來為了安全起見我還想勸我母親明早再走,可看到她悲痛欲絕的模樣我也不知如何是好了。這時,我老公就小聲對我說,不行的話,你給咱父親打個電話,看能不能弄輛車,他不是經常回老家嗎,眼下也隻有這個辦法了。我於是就心急火燎地給父親打了電話,說明了事情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我父親二話沒說,立刻答應弄輛車過來,並且說他也要一起回去。聽他這麼一說,我的心立刻踏實了許多。半小時之後,父親和司機在樓下等著我們,上車的時候我才發現這並不是他單位的車,而是他一個朋友的私家車。在過後的一次閑聊中,偶爾提及這件事,他說公家的車,他很少用。除非開會用一下,自己的事很少向單位開口,麻煩也劃不來讓人家在背後說三道四,所以有什麼事情就自己擋車,方便。坐熟人的車吧,因為熟絡彼此不太計較,坐了也就坐了,頂多欠個人情,也是自己人。我說那你總麻煩別人也不好吧,他憤憤地說,他的車有什麼坐不成的,四個軲轆都是我讚助的。我不解地問,此話怎講?隨後他又笑嘻嘻地說,還不是這些年你父親我挖坑輸給他的,你瞧他這人還公私分明的不行!話扯遠了,說到他借了輛車,和我們一起回老家,在艱難萬險的幾小時後,我們還算順利地到老家了。自己的女兒,在老母親最後的彌留之際,也沒能看上一眼,心裏的那種悲痛、內疚,那種無法彌補的遺憾,使得我母親跪在外婆的遺體旁久久不肯起身,而我父親,更像是回到自己家,在眾鄉親詫異的目光中,很自然的和大家噓寒問暖後,讓我妗子給他拿一個孝帽,戴在頭上,和我大舅他們一起坐在火盆旁,開始給我外婆守靈。我們老家的鄉俗就是老人死了後,給穿好衣服停放在廳堂中央,孝子們就開始燒紙上香,供牌位。
等三天後,再舉行大的入殮儀式,才把老人安放在棺材中,抬到祖墳入土為安。這三天,孝子孝孫們不能睡覺,要為老人守靈,其他人大可不必整夜守靈,可我父親,一進屋子先給我外婆燒了紙,磕了頭,並且在詳細端詳老人後,還把她的手摸了摸,轉頭說:“手還是軟的,說明她外婆走了後,會上天的。”關於他的這套理論是這樣的:如果人在斷氣數小時之後,腳、腿摸上去還是軟的,說明下輩子投胎牲畜;如果肚子、身體的中間部分是軟的,說明下輩子還是人;如果上半身、頭、手是軟的,證明這人積德行善,下輩子會上天的,父親的這番話,安慰了在場所有的人。大家都默想著外婆的好了。你知道,冬天的農村,院門大敞,裏外一個溫度,坐久了,寒氣逼人,再別說深夜了,父親在城裏有暖氣,暖和慣了,穿得少,再加上人到中年了,凍得他坐在火盆旁還直打哆嗦,流清鼻,大舅見狀,忙把自己的一個皮大衣給父親披在身上,才好些了。但是你要是看到我父親當時這身打扮,一定想笑,頭頂白帽子,身披羊皮襖,加上他地道的農民長相,真像一個放羊的羊倌。我半夜實在是困得不行,什麼時候睡著都不知道了,等第二天一早醒來,已經不見他了,我母親才說,父親守了一夜靈,天一亮就走了,說是單位還有事。那一刻我心裏真是說不上來的溫暖。並且後來我才知道守夜的那晚他主動提出要給我大舅的大兒子解決工作調動的事。我可見過太多別人為了升官發財求他辦事時的那個艱難樣。這件事說明什麼呢,首先,肯定是當年我外婆對我父親特別好,我相信人心是可以換人心的。否則我父親不會這樣做的。另一方麵也說明,我父親是一個有良心的人,他心裏記著別人對他的好,知道感恩和回報。這對家庭來說,肯定是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對社會來說,必然是一個有責任感,有良知的好作家,這一點對一個作家來說太重要太可貴了。我為這世間的真情所感動,更為這樣的一個好人所打動!因此我時常感慨,到底是因為他早期作品中比如《臘月·正月》、《滿月兒》、《雞窩窪人家》還有商州係列的散文中表現出的人情人性美感染了這位作家,使得他的生活也呈現出人性的光輝呢,還是因為他這樣一位善良淳樸的、重情重義的漢子身上散發的那種氣息使得他筆下的世界與人物也彌漫著自然、清新、醇香的味道?我直到現在也是迷惑不解。
也許這多年來,我父親他從來沒有手把手地教我做過任何一件事,也沒有像其他家長一樣不厭其煩地給自己的孩子傳授過為人處事的道理。因為他總是太忙了,忙著寫作,忙著應酬,忙著開會,忙著聊天打牌,但是你從一個知天命的長者身上,學到了什麼叫做言傳身教,學到了什麼叫做刻苦勤奮,什麼叫做自強不息,什麼叫做榮辱不驚,什麼叫做大智大勇,什麼叫做大辯不言,什麼叫做樸實無華。我有時就覺得老天爺還是蠻公平的,因為自己的父親比較特殊經常不在身邊,不能陪自己學習、成長少了不少人間的天倫之樂,正因為這方麵少了,孩子必然很關注,自己的父親整天都在忙什麼呀,寫什麼呀,就產生了很大的好奇心和討究的意識,無形之中,就潛移默化,或是很自覺的學習和吸取一些有用的東西,因為她格外重視、用心了,自然收獲的東西就很多甚至是受用無窮。反而,是那些揪心不下整天在自己孩子耳邊嘮嘮叨叨的家長們,孩子聽得多了,也就有了逆反心理,很多人生的道理,做人的道理他就不以為然了,忽視掉了,淡漠掉了,我行我素了。這樣的孩子反而從家長身上學習到的東西少了。我作為賈平凹的女兒自有風光得意的時候,也碰上很多惱人失意的事,但這並不妨礙我極度狂熱地仰慕、崇拜他。如果有下輩子的話,我還要做他最寵愛的女兒!
(本文是作者2007年6月4日在“寶雞文理學院賈平凹創作暨學術研究報告會”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