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會是而且永遠會是人類最後的希望之錨,人類即使達到了最高的塵世幸福,這個信仰也是不可缺少的
〔德〕魏特林:《一個貧苦罪人的福音》
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信仰置於感情之中;否則的話,它就永遠會搖擺不定。
〔法〕帕斯卡爾:《思想錄》
一個將真誠地去幹的人,需要堅定地去信仰。如果他每次都不得不諸求世界同意,如果他不能不顧及世界的同意,又拿出他自己投的讚成票的話,他就是一個可憐的陽奉陰違的仆人。
〔英〕卡萊爾:《英雄和英雄崇拜》
我覺得人都應有信仰,或者都應當去追求信仰,不然,他的生活就空洞了。
〔俄〕契訶夫:《契訶夫戲劇集》
為了取得前進的力量,我們就必須懷抱達到一個樂土的希望。
〔俄〕列夫·托爾斯泰:《戰爭與和平》
當喉嚨發幹時,會有連大海也可以一飲而盡的氣慨——這便是信仰;一等到喝時,至多隻能喝兩杯——這才是科學。
〔俄〕契訶夫:《契訶夫手記》
有信仰的人跟沒有信仰的人說著兩種不同的語言,彼此根本不能了解。
〔法〕巴爾紮克:《於絮爾·彌羅埃》
奇跡本是信仰的最愛的子孫。
〔德〕歌德:《浮士德》
為了有可靠的信念,我們必須從懷疑開始。
〔波蘭〕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格言集》
通向真正信仰的道路,是要經過無信仰的沙漠才會達到的。
〔蘇〕高爾基:《克裏姆·薩姆金的一生》
危及社會的是信仰,而不是懷疑。
〔英〕蕭伯納:《安德洛克羅斯與獅子·序幕》
信仰看破死亡。
〔英〕華茲華斯:《不朽的征兆》
世界上的各種信仰是幾個富於想象的人物脫口而出的話。
〔美〕愛默生:《日記》
必須允許所有信仰的存在,……因為這個國家中的每一個人都應該以他自己選擇的方式進入天堂。
〔德〕腓特烈大帝
感知神的是心情,不是理性,信仰就是如此。
〔法〕帕斯卡爾:《思想錄》
一切力量的一致才是真正的信仰。
〔古羅馬〕奧維德:《斷片》
信仰乃憧憬之物的實質,也是未見之物的見證。
〔意〕但丁:《神曲·天堂》
我們的信仰是我們力量的尺度。
〔法〕羅曼·羅蘭:《羅曼·羅蘭回憶錄》
信仰在於心連心地擁抱世界,在於不滿足於感覺的灰塵。
〔法〕羅曼·羅蘭:《羅曼·羅蘭回憶錄》
信仰正像一個神聖的器皿那樣,各人盡可能地把自己的感情、悟性、想像獻納其中作為祭品。
〔德〕歌德:《歌德自傳》
信仰決不是知識,而是使知識有效的意誌決斷。
〔德〕費希特:《人的使命》
信仰是一種精神的力量。
〔俄〕契訶夫:《在路上》
信仰是偉大的情感,一種創造力量。
〔蘇〕高爾基:《懺悔》
信仰是人心中最高的情感。
〔丹麥〕克爾愷郭爾:《恐懼與顫栗》
朝好的方向去,隻有一條道路,它存在於所有宗教之中。這就是信仰。
〔巴基斯坦〕阿卜杜拉·侯賽因:《悲哀世代》
我們若憑信仰而戰鬥,就有雙重的武裝。
〔古希臘〕柏拉圖:《智慧的錦囊》
強烈的信仰會贏取堅強的人,然後又使他們更堅強。
〔英〕華特·貝基霍:《智慧的錦囊》
信仰,是人們所必須的,什麼也不信的人不會有幸福。
〔法〕雨果:《悲慘世界》
整個人生是一幕信仰之劇。沒有信仰,生命頓時就毀滅了。
〔法〕羅曼·羅蘭:《羅曼·羅蘭回憶錄》
一切共同的信仰都是美滿愛情的紐帶。
〔法〕莫洛亞:《生活的藝術》
幸福的人為了不趾高氣揚;無幸福的人為了找個支撐;不幸的人為了不氣餒——他們無不需要信仰。
〔德〕洪堡:《隨感》
信仰會是而且會永遠是人類最後的希望之錨、人類即使達到了最高的塵世幸福,這個信仰也是不能缺少的。
〔德〕魏特林:《一個貧苦罪人的福音》
沒有信仰便不能夠生活。
〔俄〕屠格涅夫:《屠格涅夫論》
信仰是生命的力量。信仰所給予人生之謎的答複含有人類的最深刻的智慧。
〔俄〕列夫·托爾斯泰:《托爾斯泰文集》
缺乏信仰的學問不僅不能提高人,甚至把人降到低級動物的水平。
〔俄〕契訶夫:《信》
一個人理應是有信仰的、或者正在尋找信仰的人。人沒有信仰就成了行屍走肉。
〔俄〕契訶夫:《補遺》
每個人總不免有所迷戀,每個人總不免犯些錯誤,不過在進退失據、周圍的一切開始動搖的時候,信仰就能拯救一個人。
〔俄〕西比利亞克:《普裏瓦洛夫的百萬家私》
信仰是人類賴以生存的眾多力量之一,若是沒有它,便意味著崩潰。
〔美〕威廉·詹姆斯:《智慧的錦囊》
信仰是可以創造奇跡的。
〔美〕馬克·吐溫:《赤道環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