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灣水庫攔蓄的漆水河,發源於麟遊縣招賢鎮以北的斜梁,主河長92km,彎曲係數1.46,平均坡降7.4%,流域有較大河流7個,總麵積3287km2,因屬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水土流失比較多,造成水庫淤積嚴重。目前應製定實施規劃,堅持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結合,由管理單位和地方政府配合,積極組織群眾植樹種草,綠化荒灘,利用5~10年時間,切實治理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水庫泥沙,從根本上保護水庫有效庫容,增加蓄水效益。
3.3 提高非汛期水位,擴大水庫蓄水
羊毛灣水庫多年平均降雨量600mm左右,主要集中在7~9月,多年平均徑流量8518m3,河源來水除少量由春季融雪補給外,主要由降雨形成,按照現行規定,非汛期蓄水仍按汛限水位635.9m控製。即以溢洪道堰頂高程作為調洪演算起調點,超出部分水位執行來多少泄多少的運行方案,使庫區水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因為除險加固後,羊毛灣水庫壩頂高程為646.6m,防浪牆頂高程647.6m,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645.7m,水庫按安全超高和風浪爬高分別為0.5m和1m,校核洪水位加風浪爬高為646.6m,比防浪牆高程低1m時,大壩洪水標準是安全的。如果通過溢洪道設施把非汛期水庫蓄水位控製從635.9m提高到636.9m,可多蓄水464萬m3,能更好滿足當地工農業生產用水需求。
3.4 靈活汛期水位調度,力求綜合效益最佳
汛期一般可劃分為初汛、主汛、尾汛三個階段。羊毛灣灌區嚴重缺水,為充分發揮水庫興利作用,應根據豐水年、枯水年中長期預報和曆史觀測資料分析,準確劃分汛期不同時段,繪製水庫防洪調度圖,科學製定汛期水位。豐水年和豐水期雨量充沛,應以防洪為主,妥善利用水資源;枯水年和枯水期來水較少,應根據興利用水的要求,保證重點,開源節流,減少損失,節約
水量。
為了保證防汛安全,羊毛灣水庫2008年建成了流域洪水預警測報係統,改變了過去根據上遊實際來水和庫水位上漲情況決定防洪調度方案的被動局麵,為水庫實施更加科學合理的防洪調度提供了可能。從天氣預報發布到實際降雨形成,從降雨到實際洪水入庫,都有時間差可供充分利用,水庫管理單位應根據具體預報狀況,采用圖表延伸法、雨情推算法、洪水推算法等,擇優製定實施調度方案,以達到保安興利最佳效果。當接到流域小到中雨預報時,可不采取預泄措施,維持庫水位不變;當接到大雨預報時,可采取預泄措施,適當降低庫水位,在接到暴雨或特大暴雨等預報時,必須采取緊急措施,提前預警降低庫水位,為水庫安全度汛至下遊渭河,形成錯峰保安創造有利條件。
3.5 泄洪底洞納入計算,科學增加水庫貯水
根據羊毛灣水庫狀況和流域內水文特性,現行防洪預案以溢洪道壩頂高程635.9m作為演算起點,分別按P=1%、P=0.2%、P=0.1%、P=0.05%,即按百年、五百年、一千年、兩千年一遇洪水考慮進行調洪演算,泄洪底洞主要用於消減洪峰,排泄水庫泥沙,最大下泄流量61m3/s,相對溢洪道泄量較小,因此在演算中未作考慮。在水庫實際運行中,可將其納入計算範圍,以期及時參與泄水,從而適當提高水庫蓄水水位,可以多蓄水90萬m3,以提高灌區供水保證率。
4 結語
開展水庫挖潛增效,是解決羊毛灣灌區水資源“瓶頸”的重要課題,必須結合水庫條件和運用實踐,抓住增大庫容、多蓄多供兩大要點,探索製定初汛、主汛、尾汛差異性控製水位,繪製水庫防洪興利調度圖,適當提高水庫非汛期控製水位標準,靈活汛期水庫調度運用方式,盡快組織實施水庫泄洪減淤,加大庫區水土流失治理,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多方提升水庫功能,為灌區工農業生產提供更好的用水保證。
作者簡介:祝江全(1981-),男,陝西漢中人,陝西省乾縣羊毛灣水庫管理局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水利工程管理。
(責任編輯:秦遜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