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中混合學習模式應用探討(2 / 2)

3.2 課下學習

3.2.1 課外擴展內容的學習,教師會將與課程相關的知識與計算機最新的技術動態發布於網絡上,以保證學生可以利用課下時間學習。與此同時,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並分配一定的學習任務,不定期地檢查各組的進度和完成情況,主動尋找學生的問題,及時給予幫助。課外拓展學習不但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和在單元實驗中獲得的實踐經驗進行綜合運用,同時也有效結合了不同層麵、不同行業的知識,使成教學生各自的專業優勢得到充分發揮,增強了同學之間相互學習的協作精神,提高了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計算機更新速度較快,新知識、新技術層出不窮,教師也不能完全保證站在潮流發展的最前沿,因此教師還應鼓勵學生自主搜集相關資料學習,實現教師與學生共同學習的目的。

3.2.2 討論區的學習,網絡可以為教師與學生提供專門的討論區域,教師可以為自己的課程設立專門的知識討論平台,同時賦予同學們不同的權限,例如可以選出討論區的管理員,實施監督管理職能,使學生可以充分發表自己的課下觀點,及時分享學習的感受,共同探討問題、解決問題,這樣不但團結了班集體,而且也了解了解決問題的多種途徑。

3.2.3 學生還可以通過郵件與教師交流學習,對於上課期間沒有完成的作業,課下可以及時完成並通過郵件發給老師,還可以通過郵件向教師提問,及時交流課上不明白的問題。

4 混合學習模式學習效果的反饋與評價

對混合學習模式效果的反饋與評價包括形成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兩個方麵((1)形成性評價主要是通過在線單元過關測試、學習反思、學習曆程數據以及學習過程中學生的學習態度、作品完成的質量來進行評價;(2)終結性評價主要通過形成性評價總結、結構化電子檔案袋評價、態度調查等方式完成。

5 結語

混合學習模式作為一種備受關注的新型教學模式,在我國教育領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好地保證了教學的效果與質量,但目前它還仍處於發展階段,應用範圍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應積極進行教學設計,充分發揮其優勢,使其更好地服務於技工院校計算機的教學。

參考文獻

[1] 劉清華.混合學習模式在技工院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J].計算機光盤軟件與應用,2014,(4).

[2] 唐維.混合學習模式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4,(2).

[3] 岑建輝.中等衛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混合學習研究與實踐[D].廣西師範大學,2011.

(責任編輯:王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