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辦者盯著的是四川百姓。百姓雖窮,尚可刮肉,於是在各地設立租股局,對農民強行征股。比如,南充等地以50兩銀子為大股,但農民斷無可能繳得起大股的,那就再把大股切割為5兩一股的小股,農民繳了5兩銀子,隻能拿到張白條——官府承諾,等湊足了50兩銀子,就可以享受真正的股權了。
集資方很清楚,對絕大多數貧苦農民來說,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湊足50兩銀子,集資方要的就是這個——如此一來,大量的散股就滯留在租股局的手中,無論是吃利息還是放貸,都是極肥的鮮肉。
幹部們看到了希望,也就有了信心,就先對農民以“鐵路捐”的名義收繳租股,然後再征繳稅糧。繳不起租股的農民,就會被扣上“抗糧”的罪名,鞭笞棰楚,監禁鎖押,因此賣妻鬻子、傾家破產者不知凡幾。
農民淪為川漢鐵路的犧牲品,反而催生了“二級市場”的繁榮——大股東以極低的價格,買進農民手裏的白條。可憐的農民不知道這是一個險惡的圈套,隻想把手裏的白條好歹兌現——但租股局緊接著又會催繳新股,大股東擁有的股本越來越大,農民反倒背上更為沉重的債務。
早在“橡膠股災”爆發之前,朝廷就對川漢鐵路查過賬。讓朝廷絕望的是,四川這些大股東真是太狠了,在募集的800多萬兩銀子的資金,有150萬花在了人員工資和辦公經費上,另有200萬投資失敗,損失殆盡——這就意味著,鐵路寸土未動,募集來的錢已經有一半被大股東們禍害沒了。
對川漢鐵路這個爛攤子,認識最清醒的,是朝中的內閣侍讀學士甘大璋。據他計算:川漢鐵路預算在9000萬兩左右,如果依靠盤剝當地農民募股,每年最多不過募集800萬兩,全部股本募足超過十年。
就算川漢鐵路硬著頭皮開工,也隻能一年修一小段,等明年募到新股,再修後麵的一段。可最多不過幾年,後麵募來的新股,還不夠償還前麵募股的利息。而且新路未修,舊路已壞。所謂修路不過是一個無底洞,不具絲毫可行性。
但川漢鐵路的大股東們,表現得極為淡定。他們認為,朝廷有必要替他們埋單,接下這個爛攤子。
“橡膠股災”事件,再次打開了川漢鐵路這隻恐怖的魔盒,股東們爭鬥激烈,不斷有人入京告狀。朝廷認癟服輸,咬牙接下了這個爛攤子——可沒想到的是,這又中了大股東們的妙計。
四
鐵路從“商辦”收為“國有”的政令下達之後,湖南和廣東一起鼓噪起來,而四川卻表現得極為溫和,慶幸總算是擺脫了這個爛攤子。
可等到朝廷下令四川停止租股,不許再強迫農民認購股權時,大股東們不樂意了,他們明確拒絕這道命令,要求朝廷把此前的虧空承擔起來。
如果朝廷還有一點兒理性,像對待施典章那樣厚待大股東們,朝廷也未必非死不可。可是朝廷實在受不了這群貪官汙吏的嘴臉了,耐性到了盡頭,竟然下旨斥責曰:
所收路款侵蝕已多,有不可告人之處,一經宣布,此中底蘊,恐不能始終掩飾。
此語一出,股東震怒,四川保路同誌會宣告成立。股東大會的副會長發表講話,大意如下:
我們為愛國而來,如今愛國必先破約以保路,因而能幫我們破約保路的就是愛國者,即使是仇人,我們也親近他……
被盤剝得骨頭透血的鄉民們頓時群情激憤,署名入保路同誌會者超過10萬人,連和尚、老道都加入了進來。
四川總督趙爾豐嚇壞了,拚老命地給朝廷打電報,央求朝廷認癟服輸,不要惹大股東,股東凶猛……沒用,時在1911年9月7日,數萬保路同誌會會員包圍了趙爾豐的衙署,槍擊事件發生,曆史從此注定。
四川亂起,朝廷急命武昌新軍奔赴彈壓,行至途中,武昌城中一聲槍響,辛亥革命應時爆發。
四川總督趙爾豐,就這樣被釘在了曆史恥辱柱上。但據史學家雪珥研究,保路同誌會之所以逼迫趙爾豐,是因為此前他發現租股利息被股東鯨吞,憤怒之下處理了一批貪官汙吏,結果開罪大股東,播下了日後被以革命名義殘酷處決的種子。
五
曆史,比我們想象的更要複雜。
中國最後一個皇權王朝的滅亡,就是從英國人麥邊的蘭格誌股票開始,揭開了四川鐵路的蓋子。而朝廷對施典章的處理,又引發了四川股東的內亂,最終由“鐵路國有”而導致大股東發飆,掀起保路運動,成功將大清帝國掐死。
目前多家資料眾口一詞稱,英國人麥邊在鬧出這場亂子之後跑了——這純屬胡說八道,麥邊壓根兒沒有跑。相反,他在股票狂漲之時,就先行一步推出了各種金融創新,包括股票分拆和分期付款等,平安無事地度過了股災。
此後,麥邊把洋行的事業交給兒子——1891年生於上海的麥克貝恩打理,而這位麥克貝恩,熱愛運動,喜歡寵物,開創了上海的跑狗業,結果又引發了民國年間的抵製風潮。這件事也極有趣,不過與我們的主題無關了。
丘吉爾家族秘史
一
許多人不喜歡曆史。這不能怪他們。實際上,中國根本就——沒有堪稱曆史的記載——沒有曆史。
啥?中國沒有曆史?太偏激了吧?那堆如小山一樣的文字資料,難道不是曆史?那浩如煙海的祖先往事記載,難道不是曆史?說中國沒有曆史,置“二十四史”於何地?要多沒文化,才說出這種無知而狂妄的話來?
別急,你別急,讓我們先來看段真正的曆史——看了之後,就知道我為什麼要這樣說了。
二
話說在1666年,英國打了場戰爭——為什麼要打?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個又窮又老的紳士,在這場戰爭中表現不俗,受到國王嘉獎。
國王問:我親愛的老紳士,請問你有什麼要求?我聽說你的兒子約翰,跟你一樣的勇敢,要不要讓他做個侍童?
我兒子?老紳士搖頭:我兒子才幾歲,未成年。國王陛下,我希望的是,能夠讓我的女兒入宮,謀個職位。
國王大喜:太好啦,宮裏正缺吃苦耐勞的女仆,那就讓她來吧!
於是一名鄉下妞飄然入宮。
入宮之後,鄉下妞三下五除二,就把國王的弟弟搞定了,成了王弟的情人。沒多久國王死了,王弟成了國王,鄉下妞就成為國王的情人之一。
隻是“之一”,這說明新國王情人比較多。最受新國王寵愛的,叫芭芭拉。
芭芭拉風情萬種,把國王迷得半死不活。鄉下妞見不是對手,心生一計,把正處於青春期的弟弟約翰叫來助陣。
約翰入宮,在宴會上見到芭芭拉,就立即自薦,急忙推銷自己。芭芭拉說:明天,明天你來我家。
次日,約翰去了芭芭拉家——猜猜她家在哪兒?唐寧街十號,現在的首相府邸!
可是事不湊巧,約翰剛剛到,國王也興衝衝地來幽會了。當時約翰反應神速,“嗖”的一聲跳起來,一個“乳燕投林”,穿窗而走。
到目前為止,這件事還是英國史學界的懸案。因為約翰事後在芭芭拉這裏拿到了5000英鎊。英國史學家激烈爭論:約翰拿這筆錢,是因為他跳上床,還是因為他跳下床?芭芭拉拒絕對此做出解釋。
首戰告捷,約翰把他的攻取目標,轉向宮裏最美貌、最有智慧、但是很窮的莎拉身上。
三
至今,莎拉的形象為許多英國人所熟知,她有一頭漂亮的金發,粉紅的雙頰,柔美而堅定的唇角……總之就是個極具個性的金發美女。
王宮裏,展開了熱烈刺激的求歡大戰,窮小子約翰對窮丫頭莎拉窮追不舍。這倆人居然瞄對眼了,這讓宮中男女,無不搖頭歎氣:
弄錯了,這倆家夥心眼不夠用,弄錯目標了。約翰窮,莎拉也窮。所以約翰應該去追富婆,莎拉則應該擺平有錢的大叔。可這兩窮光蛋在王宮裏你追我趕,這不明擺著浪費資源嗎?
可是約翰和莎拉不管這麼多,興致勃勃地在王宮裏追來跑去,就這樣持續了一段時間,約翰正式向莎拉求婚。
莎拉答應了。此事又引起王宮一片哀歎。唉,約翰窮,但是野心勃勃。莎拉窮,也不乏野心。他們兩個最缺的就是金錢,可是兩個窮鬼竟然湊成了一窩,那他們的野心,還有實現的可能嗎?
議論的人,忽略了莎拉的智慧,和這種智慧對王族的巨大影響力。
四
據記載,當時的莎拉,在王宮裏隻算是個伴當,就是陪著王子公主們打牌鬥地主,沒什麼地位。但是她氣質優雅,學識淵博,美貌又聰慧,在當時幼小的公主眼裏,莎拉猶如女神一樣的存在。
莎拉,是公主心目中的偶像。無論莎拉開口要什麼,公主總會竭力滿足她。
有關公主對莎拉的絕對崇拜,英國有個史學家叫維吉尼亞·考爾斯,這家夥為了奪人眼球,發布聳人聽聞的學術報告,曰:公主之所以對莎拉絕對信任,那是因為——因為——因為公主愛上了莎拉,對莎拉有肉體渴望。
維吉尼亞·考爾斯的研究,猶如水澆沸油,引發了英國史學界的混亂。無數史學家哭天搶地,連喊帶罵,要求維吉尼亞·考爾斯拿出證據來。
維吉尼亞·考爾斯說:啥?證據?……是這麼回事,公主對莎拉的愛,連公主自己都不知道,所以這個證據目前沒有。
切!考爾斯這個騙子,人家當事人都不知道,你隔了八百輩子居然知道,你是神仙呀?
史學家這麼熱衷於研究這個課題,是因為莎拉向王室提出要求:讓約翰出任英軍總司令,去打法國。這場戰爭就是有名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從1702年,打到1711年。
據英國人聲稱,約翰率英兵與法國交手十次,十次大勝。
據——還是據英國人聲稱,此十勝後,法國人就有了個成語:馬布盧來了。一旦孩子不聽話,隻要說馬布盧來了,孩子就會嚇得一聲不吭。
而這個所謂的馬布盧,就是約翰的家族名。
五
至今,英國人仍保留著當年莎拉寫的一張紙條,上麵寫:
今天,公爵從戰場上回來了,他穿著長筒靴,讓我深深迷醉。
事實上,這是英國曆史上最美好的時代。昔日的鄉下登徒子約翰,在莎拉那含而不露的調教之下,已經成長為有責任心、有智慧、有勇氣、有魄力、對愛情絕對忠貞、對妻子一往情深的優品男人。
被封為公爵的約翰,也把整個英國,送上了巔峰。1704年,約翰率英軍於布倫海姆戰役中,大敗法軍。這是英國在與法國對峙三百年之久,首次取得勝利。
整個英國都沸騰了,人們狂叫著約翰與莎拉的名字,衝上街頭。
女王陛下——這麼會兒工夫,國王已經被趕跑了,輪到了安妮女王在位——為了嘉獎約翰為國家立下的功勳,女王把一塊王家園地,賞賜給凱旋的約翰總司令,並希望約翰能夠在這塊地上,修建屬於他們自己的城堡。
這件事,引爆了莎拉與建築師範布勒的奇異戰爭。
六
女王賞賜給約翰的園地上,有一幢老式建築物。建築師範布勒認為,這是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建築。
聽說範布勒最了解這幢建築,莎拉把他叫了來,說:親,我付錢給你,替我拆了這幢垃圾,我要建築一幢全新的城堡。
什麼?你要拆掉人類曆史上最偉大的建築?範布勒一聽就火了,當場和莎拉翻臉。但是莎拉勝券在握,笑眯眯地告訴他:別敬酒不吃吃罰酒,你不拆,難道我找不到別人來拆嗎?
你……範布勒眼珠一轉,計上心來,就答應了莎拉的要求。
於是範布勒大拆屋工程開始了。工程進展很順利,每次莎拉來視察,都親眼看到那座古老建築正在迅速地被拆毀,工人們忙碌奔波,一片熱鬧景象。隻不過,每次她來的時候,範布勒總是要找碴兒和她大吵一架,吵得她頭暈腦漲,兩腿綿軟,大腦失去了思考功能。
就這樣,11年過去了。
大拆遷持續了11年,莎拉又回到工地,她仔細觀察,認真研究,終於破口大罵起來:範布勒,你欺騙了我十一年!這破屋子你根本就沒拆!
實際上,範布勒並沒有欺騙莎拉,他的確依從莎拉的要求,把建築物拆了——拆了一個小角。但等莎拉走後,他再指揮工人把拆掉的部分安裝回去。等下次莎拉回來視察,再重新拆除。等莎拉走後再安裝回去。
莎拉是英國排名第一的智慧型女人,按理說建築師範布勒的花招,不應當瞞過她,更不應該一瞞就是11年。奈何範布勒是多管齊下,除了假裝拆屋,他還故意安排工人和莎拉吵架,幾乎每一天,她都是在和找來鬧事的工人吵架中度過,吵了11年,她付了工人們11年的薪水,可工人們卻抱怨說她不誠實,老是欺騙他們。
而且範布勒還巧妙地吸引了莎拉的注意力,讓莎拉把精力放在一座大橋上。這橋建得也古怪——橋的下麵沒有水,兩端懸於半空,距離兩邊的陡斜凹穀,還有不可跨越的距離。這是史上第一怪橋,完全不知道這怪橋通向何處。
莎拉評價說:範布勒先生,你在耍我嗎?
氣憤的莎拉解雇了範布勒,自己親自上陣,擔綱建築師一職,拆掉老屋,引水成橋。然後她命人把9幅超勁爆的名畫,掛在入門最顯眼處。這9幅畫有個共同的主題——性與暴力——描繪的是交媾與交戰。
七
實際上,莎拉的城堡尚未竣工,她就失寵了,被迫和丈夫流亡國外。後來他們又回來,繼續修建私家城堡。
此後這個家族,在城堡裏居住了三代人,都很正常。
第四代出了怪胎。這一代的公爵突然有一天不說話了,此後整整三年,他幽靈一樣默默地在城堡裏遊動,不發一語。
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三年後,有個客人來拜訪,公爵終於開口了。
公爵說:滾!
第五代是個敗家子,揮霍無度。
第六代是個蠢驢,他在誘奸一位少女時,當場被人捉住。
第七代是個道德學家,他把城堡裏有關交媾主題的藝術品全都扔了。莎拉那9幅交媾與交戰的極品名畫,多半是毀於這位繼承人之手。
第八代對抗第七代,把自己情婦的大尺度裸像,懸掛在臥室裏。
第九代有可能是個機械人,連和老婆交媾都要按固定的節奏,老婆隻好和他離婚了。
第十代……第十代經常開著輛老式跑車,在園子裏狂逃,後麵許多小孩,騎著腳踏車,追趕並用球打他。
有關第十代人的這個小細節,是第十一代人後來告訴記者的。但英國人仍然對此不是太了解。
英國人對莎拉後人第十代,最為熟知的,是他在二戰時,於不列顛空戰期間的一次演講:
我能奉獻給你們的,隻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
莎拉的第十代後人,叫溫斯頓·丘吉爾。
作為英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丘吉爾的頭像連同他的名言被印在鈔票上。二戰時期他與美蘇結成同盟,擊敗了德日意“軸心國”。說他曾經拯救了世界,對西方人來說,絲毫也不誇張。
我們現在讀到的,正是丘吉爾的家族曆史。他還曾說過:
學習曆史,學習曆史。曆史中有一切治國之道。
八
中國的二十四史,與西式恰恰相反,是刻意打掉人物的性格、個性與細節。在我們的曆史中,你看不到人物的愛,看不到人物的恨,所有人都是平麵的、刻板的——或許極權時代的現實真的如此,但幾千年來僵屍一樣的刻板記錄,對我們大腦記憶構成了天然的障礙。
莎拉不斷提醒後人——交媾與交戰,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解決這兩個主題,就解決了人生全部。丘吉爾明了這個,所以能夠洞察人性之脆弱。
曆史是人的記述,體現的是人性規律。如莎拉這種鮮活有趣的人物,在我們現實中也不乏見——但除非,我們能夠坦然地接受她們,並學習著解決困擾我們人生的兩大主題,否則不會有真正的、刻畫人性並引發我們思考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