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優秀藏心,未必全部展露(2 / 2)

一個人如果總是覺得自己的主意和安排最好,對於別人來說,這就會是種壓力;對於一個團隊係統的運作來說,就是種傷害,因為他開動自己的大腦,把別人都當作幹粗活的人來指揮了。況且,我與同事隻是平級,貌似我在幫忙,實則我是在指揮。

領導的點撥讓我明白了自己的問題所在了,此後,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試圖掌控一切,什麼都掌控,等於什麼都沒有掌控。

有些聰明,用之不慎成算計:

小張和小厲曾經是很好的合作夥伴。

他們倆常常一起合作,談下了很多不錯的生意。

有一次,他們遇到了一個脾氣非常暴躁的客戶。他不但脾氣不好,而且還極不合作。兩人請他到高檔的餐廳就餐,試圖與他走近。

兩個人介紹產品的時候,客戶總是一副在聽、又沒在聽的無所謂狀態。後來,小厲在上了一道很有名的招牌菜之後,開始拉家常,說起自己最想念農村老家的魚。

客戶聽了之後,有了點興趣。於是,小厲就利用這個契機與客戶進行了溝通。小厲說了自己稍微有點兒苦難的童年,如何在農村出生,來到大城市如何讓別人瞧不起,作業務是多麼努力……說到動容處,眼裏似乎有了點淚花。

小張也是第一次知道小厲的背景,他想到這個天天穿名牌的人,從苦難出身到現在奮鬥出來的確很不容易,還感慨每個人原來都有故事,當時很受觸動。

客戶更是被深深地觸動了。這個性格古怪、捉摸不定的客戶第一次被打動了,結賬的時候,他堅持要自己掏錢。而且,客戶還表明,會在第二天安排一個他的主管來對接這件事情。

小張第一次看到了感情牌的厲害之處,不過他內心對小厲也多了幾分同情。後來,在倆人的業務提成獎金分配的時候,小張也常常不動聲色地多分給小厲一些。

事情大概過了幾個月,有一次,他們一起去北方出差,小張突然發現小厲對農村的一些生活習慣是有些隔膜的。因為兩個人都比較熟悉了,小張就隨口說了句:“你還說自己是農村出來的孩子呢,怎麼對很多事都不太懂。”

小厲愣了,說:“我什麼時候說自己老家是農村的了?”

小張說:“上次我們和客戶吃飯的時候提到的。”

小厲突然笑了,用小張想不到的語氣,狠狠地說了一句:“你是說和王總吃飯那次是吧?他就是個土包子!咱們不是一直拿他沒轍嗎,後來我查了查他的背景,知道他是從農村出來到大城市打拚的,曾經還鬧了不少笑話,所以,我就給自己編了個故事,果然,起作用了。我家的生活環境一直不錯,在大院裏算是數一數二的好條件了……”

小張當時手裏正拿著一杯茶,他喝下去,覺得心裏特別不是滋味。特別是他回憶起小厲當時與客戶推心置腹的樣子,和小厲當時眼睛裏噙著的淚花,這些和小厲剛才評價別人的那一句“土包子”,無疑讓他覺得小厲這個人太陰損。

小張從內心開始不能認同小厲這個人,後來小張一次也沒有和小厲合作過。

多年後,小張再次聽到小厲情況的時候,發現小厲過得並不太好,很精明的一個人,就是做不成事,家庭生活也不太幸福。

也許,計算和算計雖然聽起來差別不大。但是對於行走社會的人來說,卻差之千裏,懂計算的人,拿到了好處卻不被人生厭,但是太喜歡算計的人,終會有一天被別人算計。一個人懂得的事情越多的時候,越會了解生活的本質,越不會輕易耍自己的小聰明去傷害和利用別人。

一句話回味:

越滄桑的人,越能簡單地回歸簡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