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情緒預測:銳氣一少,睿智就多(1 / 2)

定力讓人自動靠向你:

先看一個關於定力的小故事:有一名木匠,他在自己家的院子裏幹活,從早到晚地忙碌著,院子裏鋸子聲和錘子聲響成一片,地上堆滿了刨花和鋸末。

有一天晚上,木匠站在一個很高的台子上和徒弟兩個人拉大鋸。拉來拉去,一不小心,“啪”的一聲,他的手表鏈斷了,手表掉到了地上。

木匠很想把手表找出來,但他就是找不到。很多人也過來幫忙找手表,可是也找不到,木匠失望地打算不找了。

就在這個時候,木匠的孩子拿著手表跑了過來,說:“哎,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表了!”

木匠很奇怪:“我們這麼多大人都找不到,你怎麼能找到呢?”

孩子說:“你們都走了,我一個人就在院子玩。沒人幹活了,這院子裏靜下來了。我忽然聽到滴答、滴答的聲音,就順著聲音找過去,馬上就看到手表了。”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人隻有把心靜下來,才能聽清楚各種聲音。

在人與人的交往中也是如此,我們會遇到一些突發事件,也會遇到不同類型的人。眾多的人際關係好比一條條錯綜複雜的河流,當它流淌在我們的生活中,就不會總是清水潺潺。麵對突如其來的狀況,如何應對?一個有定力的人,才能夠與不同性格的人相處,才能處理好複雜的狀況。畢竟,一個人擁有設計和駕馭人脈的能力,不僅在於他能夠與多少好性格的人相處,還在於他能與多少壞脾氣的人共事。

我特別佩服我曾經的一位老師,凡是接觸他的人都認為認識他自己就有了一筆寶貴的人脈財富。

講一個真實的案例,這位老師在做一筆生意。中途有人想稍微多分點錢,就在賬目上稍稍動了點手腳。這件事情還是被這位老師的一位得力助手發現了。

助手舉報了這件事情,老師卻說,這件事情就算了,不要去計較了。當然老師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保證下次對方沒有機會再有這種“過界”的行為。

最讓人沒想到的是,那個貪了便宜的人聽了這件事後,反而振振有詞地說:“他是故意裝大方,想在別人麵前顯得他好。他有那麼多資產,當然不計較這點小錢了。”

所有人聽完整件事後都有些不忿,覺得這個人拿到了好處,不知道感激,還說這種侮辱老師的話,很多人勸老師追究他的責任。

可是,老師就是有這樣的定力,他不怨、不怒,對別人說:“隨他怎麼去說,不要去較真。”

關於這件事情,我曾經不懂,還與老師交流過,他的說法讓我覺得真實而自然。他沒有講一些要寬容別人之類的大道理,而是淡淡地說:“他不這麼說,能怎麼說呢?難道非要逼他承認是他不對、白拿了不屬於自己的錢嗎?如果這樣,從道義上來說,他下一步就隻能歸還利益了。他不想還,所以,這不過是給自己找個台階下而已。我犯不著為那幾句話較真。”

也許大家並不知道,因為這位老師的這種看問題的深入、處理問題的定力,那個人從此以後兢兢業業,在三年的時光中,居然成了老師最衷心的合作夥伴。

讓自己的心靜下來,讓自己的眼光深入生活的深處。你懂得的,會讓你心更平,讓你的人脈更廣。

你讓什麼情緒占據內存:

當你沒有能力給別人定規矩的時候,你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有的人會越界侵犯你的利益。

給大家講個真實的案例:有名大學生,姑且我們稱他為小斌。

小斌上大學的時候特別苦惱的一件事情,就是他的父母在村子裏總是因為好說話,被別人借錢,這裏麵甚至包括他的很多親戚。

他心裏苦惱極了,因為他的父母屬於老實、勤懇、踏實種地的人,很多親戚遊手好閑,缺錢了就上門借錢。

他在外念書心裏不踏實,常常為此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