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裝作沒聽見,你隻管回到你的主題:我們剛才商量的方案你準備做什麼?我提到的詩人聚會,你打算如何籌備?這樣,你不給他人向你撕破臉皮的機會,就有可能減少他對這一類威脅性問題的依賴。
我們如果悉心觀察,就會發現有這樣一類人,雖然他沒有出眾的容貌,也沒有高人一等的背景,但是別人就是不敢輕易冒犯他。
那恰恰是因為他具備了一種靜時如山的氣場,這種氣場不會隨意被任何人破壞,也不會因為某個人一句挑釁的話而被擊破,他把自己的情緒牢牢地控製在自己手中。正是因為他的安靜,讓他人的攻擊顯得小氣而可笑。
口碑是一本萬利的事:
商業社會中,口碑能夠帶動“變現”。
很多青年人都特別崇拜李開複。在很多方麵,李開複都非常值得學習。
客觀來說,他有節奏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讓人們對他的好感和關注有了一定的持續性。如果現在有這樣的一個問題:“請你回答,與微軟關係很緊密的五個人都有誰?”
恐怕除了比爾·蓋茨之外,知道保羅·艾倫的人都比較少,但是多數年輕人一定會答出李開複的名字。
他們還能夠背誦出李開複說過的一兩句話,例如,“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
從這裏我們能看到口碑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口碑不容易得,但當你擁有了口碑之後,你做事有了關注度,就意味著你有可能擁有更多的社會資源。
不論社會如何發展,人們對好人品的需求是永久向往的。
曾看到這樣一則消息,有人留下這樣一段文字:“19XX年X月XX日晚7時,我寫完最後一篇工作日誌,關緊廠房裏的最後一扇窗。窗上有一小片白灰濺上的印跡,我用指尖點了一點口水將它擦掉了。我明天要去一個新的公司上班了。”
這是一位求職者向一家大公司寫的求職信的開始。這段文字寫得很真實,體現了求職者完美的敬業精神,很多公司最需要的正是這種工作嚴謹的生產工人。
不但求職如此,每個人都要學會給自己樹立口碑,當你的朋友都來宣傳你的時候,你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業圈子和社會圈子,一張普通的麵孔背後,說不定隱藏著很有分量的黃金人脈。
有位演員本來是位群眾演員,她出演了一個角色,她盡心盡力去演,但是不得不說,片子出來後,她還是沒有被關注到。
可是她給劇組的一個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劇組的人當然有機會接觸到導演或者其他劇組的劇務人員。一個合適的機會,小惠就被推薦並得到了一個至少比目前好很多的角色。
這就是提醒大家,關鍵人物是需要你的好人品來吸引的,當你讓一個合作方滿意或者感動的時候,你的故事有可能就被傳播開來,感染某一批對你來說很關鍵的人。
一句話回味:
由通信錄的一個名字,到認識一個圈子,這個距離在於你是否是個靠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