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坦率引發別人的壓力:
成功的人總是一副成功的樣子,我們通過觀察會發現,人們的長相會隨著對生活不同的感悟發生兩種變化:一類人的長相讓你一看,就知道他生活得很舒服,他把自己的生活處理得很好;一類人,你看到他的長相就能感受到了一種壓力,仿佛他總有些事情沒有處理好一樣。
成功的人要學會藏拙,不是說刻意掩飾自己,而是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全部展示於人前。
因為有時候,你的坦率不但給自己壓力,也會給別人壓力。
有的壓力是自己給自己的,例如,如果一位女性由於一些原因離異,到了新的工作單位,她不應該告訴別人這一點,畢竟這屬於她自己的私事,大家並不知道這一點,所以大家在討論婚姻問題的時候沒有壓力,她自己也會無壓力。
倘若她不隱藏這樣的信息,那麼她不但自己敏感,還會令周圍的人也處於敏感之中。這就是一種傷害。
不但私人的事情如此,個人的情緒也不要太直白地表露。如果有人總是說:“沒辦法,我的脾氣就是這樣急,改不了。”或者說:“我就是不喜歡做這些細致的工作,特別容易出錯。”
大家想想看,在成熟的人眼中,說這種話的人,和不懂事的小孩子有什麼區別?既然自己有這麼多問題,或者這麼嬌貴,總是覺得這樣不好,那樣也不好,何不在家裏待著,還出來工作幹嗎?
一個朋友麵試過一個高端人才,坦白講,這個人的業務水平很高,腦袋也非常靈活。朋友不禁疑惑,這麼有才能的人,為什麼還沒有被獵頭挖走呢?於是,他就詢問了一下對方的情況,知道對方曾經還有一段做管理人員的經曆,朋友就想了解一下經過,以便於考慮將來如何讓他帶團隊。此人一張嘴說話,就是懷才不遇之感:“團隊裏每個人都有小算盤,甚至不能統一語言,完全就沒法帶這批人。”後來,朋友又問了幾件具體的事情,他認為全都是別人的失誤,讓他無法開展工作。
麵試完後,此人被朋友徹底放下。
再講一個過於坦率而引發的人際交往不順暢的案例。老員工通常在公司是很寶貴的資源,就算他沒有出眾的業績,但因為熟悉企業文化和工作流程,也會比其他人更多一些機會。可是有些人往往會因為自己的失誤,斷送了自己的好前程。有的人到了一定年紀,有了一定的資曆,就墨守成規。當公司實施新的製度,並且要考核的時候,領導讓一名老員工帶頭學習,本是非常好的機會,不料他說:“我上歲數了,就不帶頭了,還是讓年輕人學會了,給我傳達一下就可以了。”
這種消極的情緒,是一種不成熟的任性,隻能讓機會離自己越來越遠。
不要隨意、負麵地傳達自己的想法。畢竟很多時候這些隻是我們不經意出口的,可卻給了別人不滿的理由。人們對你的信任需要累積和維護!
嚴格要求自己:
在《伊索寓言》裏有這樣一個故事:鐵罐和瓦罐是朋友,有天,鐵罐對瓦罐說它想出去,到大街上走走,問瓦罐願不願陪它。瓦罐說:“我不想走出家門,因為外麵的世界很複雜,我在自己的家裏自由自在。”鐵罐鼓勵它:“你應該走出去看看外麵的世界。”
瓦罐說:“你是鐵的,皮很硬,不會碎。我出去磕磕碰碰的,一會兒就碎了。”
鐵罐說:“不用擔心,如果有什麼硬的東西來到你麵前,隻要我挺身而出,你就安然無恙了。”
瓦罐聽了之後,覺得非常放心,就陪著鐵罐一起上路了,鐵罐和瓦罐還手挽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