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罐罐每個都有三隻腳,走起路來搖搖擺擺,隻要有一丁點兒磕絆,兩個罐罐就會碰到一起。
瓦罐感覺太委屈了,它簡直就是活受罪。
最後,它還沒來得及開口抱怨,就碎成了一片。
在一些朋友遇到很多問題的時候,我都會想起這個故事,講給他們聽。
無論是夫妻關係,還是同事關係,隻要是合作關係,都容易出現這樣的問題,就是兩個人的能力、經驗、素質不太匹配的時候,當外界的壓力還沒到來的時候,其中一方就已經被另一方傷害了。
所以,有好的人脈意味著要找優秀的人合作,更意味著要把自己變成能與之匹配的人,要對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以一個優秀的人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就拿最簡單的約會不遲到來說,這就是非常重要的一條。如果每次約會你能不遲到,而且稍微早到片刻,你等著別人來見你,你的氣勢就會鎮定,你的氣場就會穩固。但是如果你遲到了,你剛進來,沒說任何話,就要先向對方道歉,自然心虛氣短了。
多說擁有的,少說沒有的:
有種效應叫馬太效應,關於馬太效應還有一個故事。國王遠行前,交給三個仆人每人一錠銀子,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仆人說:“主人,你交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十錠。”於是國王獎勵了他十座城邑。
第二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五錠。”於是國王便獎勵了他五座城邑。第三個仆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裏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
於是,國王命令將第三個仆人的那錠銀子賞給第一個仆人,並且說:“凡是少的,就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凡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
現在,馬太效應被人們廣泛地認知。簡單的理解就是,所謂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一個人如果獲得了成功,什麼好事都會找到他頭上。
人脈也是如此,人們傾向於把資源給擁有資源的人,人們也願意幫助那些本身有一定能力的人。
當然,馬太效應談不上是好是壞,對於沒有資源的人來說,你過去有多麼默默無聞,並沒有太多人關心,人們關鍵要看你現在在做什麼,你的未來有什麼樣的可能性。要學會樂觀地看待自己,你的杯子盛了半杯水,你描述這個杯子是半滿,還是半空,取決於你是否樂觀。
對於一些有社會資源的人來說,要學會合理地展示自己的優點。社會是現實的,那麼,當你向別人介紹自己的時候,會如何表達自己現在的狀況呢?
你解釋自己的性格如何,固然很真誠,但在別人看來,性格是難以捉摸的,他們還是感覺你的介紹很空、很虛。
人們容易犯的,也很難避免的一個錯誤就是,人們常常把對方擁有的東西,等同於對這個人的認識。
例如,如果你隨意地說自己擁有一輛昂貴的車,這個車的意象就會進入對方的腦海之中,占據他對你的認識。
這並不是說人們勢利,而是,這輛車往往會讓對方更了解你客觀的生活狀況。這輛車還有一個很大的作用,就是它打破了別人相信你的阻礙,太多人吹噓自己本沒有的財富,人們如何分辨呢?這輛車就是一個客觀的證據,幫助你建立起一定的信任度。
一句話回味:
杯子盛了半杯水,這個杯子是半滿,還是半空,取決於你如何看待,如何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