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見之前做功課:
無論約見誰,約見之前都要做足功課,才能夠把握好見麵的機會,達成自己見麵的目的。
給大家講個案例,一個朋友需要作個情感谘詢,於是她給不同的機構發去信息,要求看一下報價表和內容安排。大部分的機構都把信息發給她,她一時難以決定,後來她發現有一家機構與其他的不同。在溝通這件事情的時候,對方在尊重她的前提下,問了她幾個問題,並表明了解了大概的情況之後,會反映給有關的老師,讓老師根據她的具體情況,作一個適合她情況的安排給她。
不要小看這個行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在他人眼中是特別的。因為這家機構的不同,朋友鎖定了這家讓人感覺能夠真正關懷到自己的機構。
講這個案例是提醒大家,要讓別人真正對你感興趣,很多事情是在對方還沒有選擇的時候,你就要做功課,那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來看自己還有哪些可以打動對方的地方,還有哪些需要完善的地方。
對於約見客戶來說,不但要了解對方所在單位的需求、企業的市場占有額等基本的內容,還要多了解人的因素,例如你所見的這個人,他在這筆業務中最大的利益點在哪裏,這筆業務他是參與者還是決策人,他在自己所在的公司加薪或者升職最大的壓力是什麼?
很多人常常以為,給客戶送東西就能夠打動客戶。於是,不了解客戶,就貿然約見,這樣做,遠離了打動他人的本質。看問題不能偏離本質,就像吃飯喝酒可不是積累人脈一樣。應在約見前,多思考、多發現別人的愛好與意願,這才能:施的人坦然,受的人欣然。
這些信息你了解得越多,見麵的時候自然就會表現得越好。
第一個60秒,就展示出氣場:
在《世說新語》中有這樣的一個片段,耐人尋味: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大意說的是,曹操要接見匈奴的使者,但是他自己覺得自身形象不太好,於是他就讓另一個形象很好的人來代替自己,他自己就拿著一把大刀站在旁邊。
接待完之後,曹操派人去問匈奴的使者感覺如何?使者說:“坐在床上的人,的確是很有風度的,然而我覺得床頭拿著大刀的那個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人們常常用這個故事形容一個人的氣場。
氣場比一個人的樣貌更重要,基本上剛接觸的60秒,你是強氣場還是弱氣場,就能立即被他人感受到。
這裏提到的氣場並不是一定要你多強勢,而是你對自己有多自信。正如《世說新語》這個故事中,曹操之所以樣貌一般,卻氣宇軒昂,這不是裝的,而是他征戰多年,殺伐決斷之下對事情擁有了一種強大的操控力,而產生的一種強烈的自信,也成就了一種“英雄氣”。
我們來反推這個案例,人際交往也是如此,你越展示出這樣的自信,別人越覺得你有能力駕馭一些事情。
我給大家舉個這樣的例子,有人曾經想給我介紹個業務,他說:“你聽說過我們這個業務吧?”我如果回答:“沒聽過。”這對他的自信無非是一種削弱,他可能會對自己所推薦的這項業務的影響力打上一個問號,於是他不得不重整旗鼓,再次解釋。
一個成熟的業務員會這樣給人介紹:“公司在今年推出了一個大項目,我負責其中的業務是……”如果這樣說,聽的人也許會覺得可信度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