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英魂鄧世昌(1 / 1)

在中國近代海軍史上,有一位了不起的海軍軍官,為中國海軍的強大和維護民族尊嚴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這個人就是在中日甲午戰爭中犧牲的鄧世昌。

鄧世昌從小跟來華的歐洲人學習數學和英語,刻苦上進。1876年他考入福建船政學堂。這所學校是清政府向外國購置新式軍艦後開辦的第一所海軍技術學校。

1880年,李鴻章為建設北洋水師而搜集人才,因鄧世昌“熟悉管駕事宜,為水師中不易得之才”而將其調至北洋水師。同年冬天北洋水師在英國定購的揚威、超勇兩艘巡洋艦完工,丁汝昌率水師官兵200餘人赴英國接艦,鄧世昌隨往。

鄧世昌十分珍惜這次赴英國接艦的機會。他遊曆了英國海軍的主要基地、港口,學習了英國皇家海軍的規章製度和練兵之法,看到了清朝海軍與英國皇家海軍在訓練和管理上的巨大差距。西方海軍的強大,更加堅定了他學習外國先進的軍事技術和經驗的想法,他決心將其加以細心研究,取其長,為己所用。鄧世昌因駕艦有功被清政府授予“勃勇巴圖魯”勇名,並被任命為揚威艦管帶。

1888年北洋艦隊正式成立,鄧世昌被提拔為中軍中營副將,兼巡洋艦致遠艦管帶。鄧世昌從此一直過著海上作戰的生活,訓練海軍,殲擊海盜和敵人,甚至因為軍務在身,連父親過世都沒能回家奔喪。

1894年9月的一天,日本艦隊突然襲擊中國艦隊,一場海戰打響了,這就是中日甲午戰爭中的黃海海戰。

這天上午,遼闊的黃海海麵風平浪靜、一望無垠。9點左右,遠處水天相連的地方出現了如柱的白煙,不一會兒,數艘掛著日本旗的軍艦以四麵包圍之勢襲擊了清政府海軍戰艦,包括鄧世昌在內的幾位管帶迅速指揮海軍戰艦投入戰鬥。致遠艦雖然噸位小,但速度快,瞄準敵艦連發數炮,日軍旗艦中彈起火,甲板上的士兵被炸得四散躲逃。日艦陣勢大亂,北洋水師先占了上風。

日軍開戰失利,飛蝗般的彈雨對準日軍後方四艦傾瀉而下。日軍先鋒隊一看,馬上急轉航向,返航救援。他們駛過北洋艦隊右翼時,又形成包圍圈,向清軍艦隊逼過來!炮戰午時打響,已經持續兩小時,清軍一艘戰艦被日艦擊沉,管帶及官兵全部犧牲。日寇的殘暴使鄧世昌怒發衝冠。他毫無懼色地親自駕駛戰艦,協同其他戰艦兩麵夾擊日艦。

戰鬥中,擔任指揮的北洋艦隊主旗艦被擊傷,大旗被擊落。鄧世昌心急如焚,冒著招致敵炮轟擊的危險,毅然拉起帥旗,吸引住敵艦。一時間,炮聲震天撼地,浪濤飛騰到半空。日軍的炮火果然全部被吸引到致遠艦來了。

吉野號是日軍主力快艦,不久前曾擊沉過清政府高升號運兵船,真是仇敵相遇,分外眼紅。鄧世昌怒目圓睜,指揮若定,當即命令調整航向,專攻吉野號!

正在這激戰方酣之際,一個水手奔來報告:“炮彈打光了!”鄧世昌知道彈藥不足,卻未料到偏偏在這個時候打光。他咬緊嘴唇,用征詢的目光看著圍過來的幾名官兵。一個負傷的炮手擠過來大聲地說:“大人不是說過,‘如有不測,誓與日艦同沉’麼!”

“對,誓與日艦同沉!”幾個軍官異口同聲堅定地呼喊著。

鄧世昌頷首,果斷地一揮手,一個字一個字大聲地說:“對!撞——沉——吉——野!”

在一片“撞沉吉野,撞沉吉野”的怒吼聲中,致遠艦就像一條長鯨,乘風破浪,直衝日艦!

致遠艦此舉震驚了日軍,一陣慌亂之後,日軍所有火力都對準了致遠艦。終於,致遠艦被日軍魚雷擊中,船體迅速沉沒,鄧世昌和全艦將士先後墜入水中。

鄧世昌的隨從拚力遊來,將救生圈推給他。鄧世昌雖已精疲力竭,卻激動地推開說:“我鄧世昌今為國死於海戰,正是舍生取義,決不求獨生!”

在鄧世昌即將沉沒時,他的愛犬遊到他的身邊,咬住他的衣袖。鄧世昌用力將愛犬推開,愛犬不忍離去,又銜住他的頭發。

鄧世昌用盡最後一點力氣浮出水麵,望了一眼祖國遼闊的海疆,長歎一聲,抱犬沉海殉國,全艦同殉者200餘人。

在中國的海軍史上,鄧世昌和他的戰艦英名永存。1996年12月28日,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命名一艘新式遠洋綜合訓練艦為“世昌艦”,以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