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軍魂張自忠(1 / 1)

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少將以上戰死的將軍大概有210人,這在全世界55個反法西斯國家中高居榜首,有44人直接和日寇肉搏而死,24人力盡自殺報國……慘烈之處二戰中絕無僅有,感人肺腑。其中陸軍上將張自忠將軍是當時全世界戰死將軍中軍銜最高的軍人。

張自忠雖出身於官宦之家,卻絲毫沒有富家子弟的嬌氣,投筆從戎後在軍中吃苦耐勞、剛毅勇敢,很快就嶄露頭角。張自忠素以帶兵嚴格著稱,後來居然有了個綽號叫“張扒皮”,猛一聽嚇人一跳,其實不含絲毫的貶義。

那還是張自忠在學兵營當營長的時候,部隊在冬季大練兵。適逢連日大雪,天寒地凍,許多官兵都產生了畏難情緒,訓練的時候都拖拖拉拉或是稱病不出。張自忠看在眼裏,記在心裏。

有一天,張自忠將全營官兵集合起來,沒說是訓練,而是開會。

“先讓我看看你們的士氣。”張自忠站在台上,雙目炯炯有神,掃視眾人後大聲喝問,“現在是下雪天,如果敵人發起攻擊該怎麼辦?”

台下的官兵們都仰頭齊聲回答:“堅決抵抗!”聲音整齊有力,回蕩在整個練兵場上。

“很好。”張自忠接著道,“既然士氣衝天,那麼現在才下了一場雪,你們就不想操練了?現在,請大家都把那身皮脫了,跟我一起跑步!”說完,他竟率先脫去了棉衣。全營的官兵都愣住了,然後也紛紛脫下棉衣,跟在張自忠身後在雪地上跑步。平地上的積雪很厚,寒氣襲人,有些小戰士已經凍得臉色青紫,可是看著張自忠麵不改色地跑在前麵,沒有一個人掉隊離開。

以後但凡寒冬臘月,張自忠就下令部隊集合,將棉褲卷至膝蓋上,脫掉鞋襪,在雪地上行軍和跑步。從此,“張扒皮”的綽號就不脛而走,在西北軍中傳開了,所有軍士都對他欽佩無比。張自忠還曾經對手下的將領說:“要是我做了對不起國家的事情,也請你們來扒了我的皮。”

1933年1月,日軍向山海關發起進攻,這是自1931年日軍侵占東三省後進行的又一次擴張。張自忠被任命為前線總指揮。這是張自忠第一次同日軍交戰。他帶領第29軍在喜峰口與敵人對峙達3個月之久,雖傷亡重大,但喜峰口長城抗戰是九一八事變以來中國軍隊打的第一個大勝仗,使日軍遭受了侵華戰爭以來的首次重創。自此,第29軍與張自忠的名字聲震華夏。

1940年5月,日軍集中15萬兵力發起攻擊棗陽、襄陽、宜昌等地的棗宜會戰。已是中將軍銜的張自忠親率3個團渡河作戰。日軍遂以優勢兵力對張部實施圍攻。張自忠麵對人數比他多數倍的日軍毫不畏縮,多次指揮部隊向日軍衝殺,但因寡不敵眾被迫退到杏仁山腳下。

5月16日下午,天空下起了蒙蒙細雨。麵對步步逼來的大批日軍,這些跟隨張自忠多年的忠誠士兵,都將生死置之度外,用血肉之軀將絕對優勢之敵阻於山腳下。又一場血戰後,張自忠身邊隻剩下高級參謀張敬和副官馬孝堂等8人。他掏出筆給戰區司令部寫下最後近百字的報告,交給馬孝堂並留下遺言說:“我力戰而死,自問對國家、對民族、對長官可告無愧,良心平安!”然後,他又衝向了日軍。

衝鋒中的張自忠腰部被機槍子彈擊中,摔倒在地,仍浴血奮戰。

一個衝在最前麵的日本軍官端著刺刀,向著張自忠衝去。張自忠從血泊中猛然站起,眼睛死死盯住他。日本軍官從他射來的目光中,感到有一種說不出的威嚴,竟不由自主地愣在原地。這時又響起了槍聲,日軍射出的一顆子彈擊中了張自忠的頭部。

1940年5月16日下午4時,一代抗日名將張自忠壯烈殉國,時年49歲。隨張自忠東渡作戰的2000官兵亦全部戰死。

當日軍發現這個身穿將軍戎裝、佩戴中將領章、全身血跡斑斑的大個子就是張自忠將軍時大為震驚,在場者先是一齊發出慶祝勝利的歡呼聲,接下來卻是一陣鴉雀無聲的肅穆。他們對這位壯烈戰死的絕代勇將,表現出異乎尋常的尊重,並將遺骸莊重收殮入棺。

繼任第59軍軍長的黃維綱率部再渡襄河,與敵激戰兩晝夜,終於奪回張自忠的遺骸。

5月21日早晨,張自忠靈柩被護送前往重慶。

那一天,天空飄起蒙蒙細雨,道路一片泥濘,山河變了顏色。

那一天,日軍的飛機依然在上空盤旋吼叫,卻一反常態,未投一彈,未開一槍。

那一天,從宜昌到重慶,沿途數萬群眾揮淚祭奠,無一人躲避轟炸,無一人逃散避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