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山色藏幽(1 / 3)

煙霞洞位於西湖之南翁家嶺半山腰,為杭州南山造像的重要組成部分。洞內彙集了五代、宋代、清代和1979年補塑的四個時期的石刻佛教造像,異常珍貴。

曾有人這樣形容西湖之妙:“西湖之妙,在於湖裹山中,山屏湖外,登山兼可眺湖,遊湖亦並看山。有時山影倒置湖心,有時湖光反映山際,兩者相得益彰,不可複離。尤妙者瀕湖築塘,隔江為二,湖鎖塘內,江流塘外,二者若相即若不相即,江潮湖影,乃並壽於無窮矣。”這樣的說法,可謂一針見血,也許沒有了群山環抱的西湖,將平淡無奇,所以蘇東坡在誇讚西湖“水光瀲灩”的時候,緊跟著也要說“山色空濛”了。正是這樣山水相依、湖山並美的特色,讓西湖成為“東南形勝”,也讓杭州有了“三麵雲山一麵城”的獨特格局。對於西湖山水,有人甚至說“山色湖光步步隨,古今難畫亦難詩”。

西湖周邊的群山都不高,與我國西部群山相比根本稱不上山,但巧在山巒起伏中,自有幽境,古刹林立,勝跡遍布,可謂山色藏幽。如湖上之島孤山,高僅38米,卻占盡了西湖的精華,西泠印社、文瀾閣、俞樓、放鶴亭、中山公園清行宮、秋瑾墓……每一處拿出來,都可以說上千言萬語。湖之北的寶石山、棲霞嶺,湖之南的吳山、鳳凰山、玉皇山,湖西三天竺、九溪、龍井周圍的山巒,也都是風光與人文並重之地。

孤山是處於西湖西北一隅的湖中島嶼,它因位於西湖的北裏湖與外湖之間,故名孤山,又因島上一隅普植梅花,也名“梅嶼”。孤山海拔38米,是西湖群山中最低的小山,然而卻是湖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湖中唯一的天然島嶼。它東接白堤,西連西泠橋。“西湖十景”中的平湖秋月,則位於孤山與白堤相連的地方。從西湖整體的格局看,孤山由於有棲霞嶺、葛嶺、寶石山為背景,北臨北裏湖,南麵外西湖,東端緊連著白堤,西端隔湖與蘇堤的跨虹橋相對,所以呈現出“麵麵有情,環水抱山山抱水”的境界,方寸之間有層巒疊嶂之感,又與瀲灩湖光、蕩漾碧波相結合,自然風光十分優美。孤山上的西泠印社,是國內最早的著名印學社團,以篆刻、書畫創作及研究的卓越成就和豐富的藝術收藏在海內外久享盛譽,是金石的殿堂。文瀾閣初建於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是珍藏巨著《四庫全書》的地方,為清代“南三閣”(還有鎮江金山寺文宗閣、揚州大觀堂的文彙閣)中僅存的一座。放鶴亭位於孤山東北側,為紀念宋代著名的詩人和隱士林逋而建。他一生酷愛種梅和養鶴,以梅為妻,以鶴為子,被傳為佳話。現孤山放鶴亭周圍植有很多梅花,是冬季杭州城中賞梅的好去處。與孤山有關的名人數不勝數,白居易在杭州為官時就常來孤山,留下諸多詩作。著名的學者俞樾在此著書立說,並長久居住,留下俞樓。秋瑾逝世後幾經波折,終於歸葬孤山,與湖山長存。詩僧、情僧蘇曼殊據說也在孤山留下了他的蹤影……

寶石山、葛嶺和棲霞嶺像屏障一樣矗立於西湖之北,從斷橋附近逶迤西去。山雖不高,海拔隻有80米左右,但在湖上望去,起伏有致。寶石山山體主要由火山碎屑岩構成,其中最多見的是熔結凝灰岩,含氧化鐵,呈赭紅色,在日光映照下,如流霞繽紛,熠熠閃光,似翡翠瑪瑙一般,因此取名“寶石山”。山頂有保俶塔和來鳳亭等景觀,它們與寶石山一起,成為西湖的標誌性景觀之一。緊鄰的葛嶺,傳說東晉著名道學家、醫學家葛洪曾經在此煉丹,因而得名。葛嶺之上的抱樸道院因葛洪自號抱樸而名,曾與黃龍、玉皇合稱“西湖三大道院”,現為杭州市道教協會所在地。葛嶺之上有初陽台,是俯瞰西湖的好去處。

位於杭州城南的吳山,海拔94米,因春秋時期這裏是吳國的南界而得名。吳山自古就很繁華,舊時有“吳山七十二廟”之說,以形容當時廟宇林立的盛景。吳山上的城隍廟對杭州本地影響深遠,現在的城隍閣是吳山的標誌性建築。吳山之中,古樹名木眾多,尤以古老的樟樹聞名,其中有一棵宋樟,已逾八百高齡。河坊街是吳山腳下的一條仿古街,店鋪林立,老字號眾多。

城南的玉皇山,海拔237米,唐代時名為玉柱峰,五代時相傳吳越王曾迎接明州(今寧波)阿育王寺的舍利置放於這裏,所以更名為育王山。它西連南屏、大慈諸山,南臨浩蕩之錢江,北近明淨之西湖。山體挺拔高聳,山頂有雲霧飛繞。登臨玉皇山觀景,正如景區內的一副楹聯所說:“東浙潮,西湖景,龍山勝跡,極武林大觀。”山上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薈萃,有“六十四景”之稱。山頂有福星觀、登雲閣、江湖一覽亭、白玉蟾井、天一池、日月池等;山腰有紫來洞、七星缸、慈雲洞、五代石刻等;山腳有八卦田。

真正山色藏幽的好景致要數湖西群山,北高峰前的靈隱、三天竺一帶,林木蒼翠,環境優美。明田汝成《西湖遊覽誌》中這樣形容三天竺:“三竺之勝,周回數十裏,而岩壑尤美者,回聚茲區。自飛來峰轉至寺後,岩洞玲瓏,瑩拔清朗,如伏虯飛鳳,層花累萼,皺穀疊浪,妍態怪狀,不可縷陳。其材木皆自岩骨擢起,蒼翠蔥鬱,不土而茂。傳言茲山產玉,故腴潤育物如此。”這裏佛寺林立,靈隱寺、韜光寺、永福寺、法淨寺、法鏡寺、法喜寺等錯落於蒼鬆翠竹之間,終年香火不斷。靈隱寺前的飛來峰,石刻雕像雕刻精美、形象逼真,曆千百年的日曬雨淋,依然以它極高的藝術魅力吸引著萬千遊客。三天竺以南的棋盤山前,是風光優美的龍井,春季茶葉飄香,秋季紅葉醉人。據傳乾隆南巡至杭州,多次到龍井,至今仍留有“十八棵禦茶”。翁家山上的煙霞洞,彙集了五代、宋代、清代和1979年補塑的四個時期的造像,極為珍貴。洞前樟蔭蔽日,老梅數株,頗有雅趣。翁家山前的楊梅嶺旁,九溪沿著山穀一直抵達錢塘江,穀深林密,十分幽靜,這裏曲水環繞,鬆林成煙。而一旁五雲山下雲棲塢內,則幽篁遍布,老竹蒼碧,新竹青翠,一株挨一株,一層疊一層,密密麻麻,有人喻之為“清涼世界竹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