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1章 附錄 正是香山葉紅時——程紹沛的文化情懷(2 / 3)

然而,程紹沛不是一個會被困難嚇退、嚇倒的懦夫,而是一位敢於擔當、不畏險阻的誌士。他循著將編輯工作和自身學習緊密結合的路子,從勤學善交入手,很快就找到了做一名好編輯的途徑。他在編輯經濟學讀物時,就努力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薩繆爾森的《經濟學》,以及孫冶方、薛暮橋等經濟學家的重要論著和經濟管理、經濟學說史等著作,結識和聯係了蔣學模、蘇星、厲以寧、李宗正、衛興華、洪銀興、魏傑等數十位全國著名經濟學專家、教授。在編輯哲學讀物時,就潛心閱讀倫理學、心理學等有關著作,結識和聯係了羅國傑、陳瑛、唐凱麟等我國一批著名的哲學教授。在編輯中國典籍時,就認真閱讀儒家經典、諸子群書,結識和聯係了以著名古代文史學家、南京大學教授程千帆為首的一批文史專家、教授。程紹沛說這一大批專家、教授,既是我的作者,又可以說是我的老師,通過編輯各類社科圖書,擴大了我的知識麵,提高了我的理論素養,增強了自身編輯工作的能力。

都說“文章千古事,典藏傳萬年”。隨著自身編輯水平的進步,以及所處崗位的不斷提升,進入20世紀90年代,程紹沛開始不斷總結編輯工作經驗,努力探討編輯出版規律,把主要精力放在抓重點圖書項目上。他曾寫過一篇《圖書選題取勝策略》的文章,文中提出:“適應時代,以新取勝;發揮優勢,以質取勝;未雨綢繆,以快取勝;神形兼備,以美取勝。”此文在《中國出版》雜誌上發表,曾受到業內人士好評。

1992年,為適應我國改革開放的形勢,程紹沛及時策劃、與同事合作編輯了一套《走向國際市場叢書》(10冊),受到當時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國務院總理李鵬、副總理李嵐清分別為該叢書題寫書名或題詞。此書獲首屆中國青年優秀圖書獎和1993年全國十佳經濟讀物獎。他組織策劃、與同事合作編輯的《人生幸福論》,獲得中宣部第五屆“五個一工程”圖書獎,被國家新聞出版署列為精品圖書在北京圖書博覽會上展示。他編輯的《什麼是社會主義》獲中國圖書獎,《政治經濟學簡明讀本》獲全國通俗政治理論讀物獎。

為了弘揚祖國傳統文化精華,從1995年到2000年,曆經五年艱苦工作,程

紹沛組織策劃和主持編輯了一套600萬字的巨著《中國典籍精華叢書》(9卷22冊),把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輝煌燦爛的中華典籍,以普及讀物的形式向廣大青年進行介紹,感召青年以中華民族精神去進取拚搏,自強不息。這套叢書被列為國家“九五”重點圖書規劃,出版後受到學術界的好評和讀者的歡迎。采訪的那一天,程紹沛帶我們到他的辦公室、書房、客廳一一參觀,抱著那些精心編輯的書籍,他愛如至寶,如數家珍,可謂情意綿綿。

1997年,除分管圖書編輯工作之外,程紹沛還任《青年文摘》《青年文摘·人物版》《追求》等刊物編委會主任,主持《青年文摘》等刊物的編輯工作。談到這些刊物,程紹沛渾身都是精氣神。他向我們介紹《青年文摘》是一本展現當代青年自尊、自立、自強的精神風貌,描繪人間美好親情、友情、愛情,弘揚生活中的真善美,探討青年關注的時代、社會、人生等問題的好刊物。他還高興地告訴我們,他們的刊物從創刊到現在,在期刊如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大環境中發行量節節攀升,到2000年4月月發行已達156萬冊,成為全國發行量最大的青年刊物,獲得首屆國家期刊獎,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稱號。

在任中國青年出版社副總編輯期間,為了加強國際間的出版交流活動,程紹沛先後參加了日內瓦國際圖書沙龍、美國書展、英國書展,以及被稱為出版業的“奧林匹克”盛會的法蘭克福書展。在這些交往過程中,程紹沛虛心學習,開闊了視野,更新了觀念,拓寬了思路,在《追求》雜誌與法國《費加羅夫人》雜誌版權合作,以及出版大型合作出版項目——1000萬字的《日本通商產業政策史》上,都積極支持和組織實施,獲得了很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