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十章(1 / 1)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故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好:容易。

還:回報。

果:“果,猶濟也。言善用師者,趣以濟難而已矣,不以兵力取強於天下也。”(王弼:《老子道德經注》)又,王弼本此句原作“善有果而已”,據景龍本、敦煌本改。

伐:誇耀。

已:終,死亡。

二十九章寫給“人主”,此章則說與將軍聽了。聲明“以道佐人主者”,所以並非就事論事,作者乃以道言之,亦即二十三章“少則得,多則惑”那個道理。“不以兵強天下”與“善者果而已”,區別就在“多”與“少”上。這裏又複說到“善者”,猶之乎二十七章之“善行無轍跡”等,乃是善於用兵者也。關於“果”,曆來解釋紛紜,其實要義作者已經說了,即是“不得已”;“善者果而已”,“而已”即止於“不得已”。逾越此一限度,便是“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諄諄其言,無非強調不要舍“少”求“多”。“矜”、“伐”與“驕”,皆是“取強”者的心態,亦即何以一意孤行的緣由。“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戰爭的後果如此,於彼於己皆然;倘若“以兵強天下”,則要落到自家頭上了。予以避免,是為“其事好還”。“物壯則老”,有如“多則惑”。道的規律在於事物優勢與劣勢的相互轉化,順應此規律乃是得道;反之,“是謂不道”。“物壯則老”,必繼之以“不道早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