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於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蓄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
下流:江河的下遊,喻謙下。下文各“下”字均作“謙下”解。
交:交媾。又王弼本此句原在“天下之牝”之前,據帛書甲、乙本調整。
兼蓄:統領、保護。
入事:見容、尊奉。
前已說過,《老子》講理,常舉個實在例子,此處“天下之交,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便是如此,無非要引出一個“下”字。說的是大國之在天下,該有何等態度。“大國者下流,天下之牝”,後一句意思,說在這例子當中;前一句則可以引八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來解釋。為大國者,合該謙下,這樣才能“取天下”。
這裏要插說一段話。《老子》一書,“取天下”一語凡四見。二十九章雲:“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四十八章雲:“取天下當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又雲:“以無事取天下。”曆來注《老》,多謂“取”訓“治”,如此則“取天下”與“愛民治國”(十章)、“以正治國”(四十八章)之“治國”無甚區別了,顯然未當。孰不知此“取天下”之正解,就在這一章裏。“大國不過欲兼蓄人”,即“取天下”;“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即“以無事取天下”。如果不是這番謙下態度,反要“取強”(三十章),那就是“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了。
回到前麵的話頭。“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於大國”,大國態度已如上所述;小國所以謙下,乃為避免惹得對方“取強”,而以兵戎相見。這裏主旨,仍是三十章之“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和四十六章之“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作者意思,彼此做到相安無事;而“取天下”之舉,即實現於此相安無事之中。“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前一句即“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後一句即“小國以下大國,則取於大國”,重說一遍,是要強調那個“下”字。
“大國不過欲兼蓄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為下”,“兼蓄”,即為宗主國;“入事”,即為附庸國。所謂“取天下”,應該依從此一模式。大國不必說了;小國“入事”大國,自己國家社稷仍能保存,所以也算“得其所欲”。然而幹嗎“大者宜為下”呢,吳澄《道德真經注》有番話說得甚是:“小者素在人下,不患乎不能下;大者非在人下,或恐其不能下,故曰‘大者宜為下’。”所以這裏一番話,原是說給大國即有可能“取天下”者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