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1章 不可太精明(2 / 3)

分析: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大智若愚”,在很多時候將自己洞察一切的能力外露出來並不好。實際上,大多數下屬都不喜歡太過精明的上司,他們會產生反感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在職場中,團隊工作目標的實現需要多環節,多渠道,多部門的相互銜接和合作,共同完成。在一個團隊中,領導擔任的是指揮、協調的作用,並不需要身體力行去做每一項具體的工作。如果對下屬的缺點和錯誤太斤斤計較,對任何人的小辮子都抓住不放,很容易遭到下屬的排斥,即使他們原本是工作能力強的人,也有可能因為反感上司而產生“無論怎麼做都不可能讓他滿意”的想法。上司應是一個協調者、組織者,而不是比誰都強的實踐者,一味在下屬麵前顯示自己的能力有多高,多麼的“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不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的。

可見,要發揮團隊的凝聚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太過精明的上司,尤其是將自己的精明用在不斷地尋找下屬的缺點和批駁上,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令下屬失去積極性,不願意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工作上喪失了自己的個性和行事風格,亦步亦趨地按照你給他設定的框架來處理問題。長此以往,下屬失去了參與決策的興趣,也不會輕易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上司成了唯一的決策者,這不利於發展企業的決策競爭力,不利於提高部門決策的質量。失去了集思廣義、群策群力的優勢,如何能夠提高效率和業績呢?任何公司的任何一個部門,如果成為了一言堂,那才是管理上的巨大失誤。

因此,我們應當向這個故事中的主管學習,適當地收起自己的精明。這個故事表明了領導者要懂得給下屬一定的“得意”空間,尊重下屬的付出,即使這種付出與你的能力無法相提並論,但隻要他們能每天進步一點,都是值得嘉許的。有時候放下自己的精明,調動下屬的潛能,才能讓下屬因受到你的鼓舞越戰越勇。那麼,我們如何才能適當掩藏自己的精明,做一個偶爾糊塗的人呢?簡單來說,我們在什麼情況下應當放下精明的一麵,讓下屬稍稍為自己的成績得意一下又不會驕傲呢?一旦戴上了寬容和糊塗的麵具,過去反感自己的下屬就會工作積極起來嗎?

1.不要把下屬的能力與自己的能力相比較。每個人的能力存在差異,找出他們的優點比一味地盯著他們的缺點和弱點要好。你應利用好每個下屬的優勢,比如讓分析能力強的下屬去做數據分析,讓心思細密的員工去整理檔案資料,讓個性活潑的部下去做市場調研等等。

2.及時認可下屬取得的進展,肯定他們做出的成績,不要吝嗇讚美下屬。適當的讚美不會降低自己的威信和地位,還會顯得你的認可具有十足的可信度。

3.平日裏觀察下屬的品行和工作態度,對每個下屬的表現做到心中有數,如果他還能為你所用,在工作中發揮出自己的長處,就不要揪著人家的小辮子不放。偶爾放他一馬,他不會不知道感恩。

4.不糊塗也可以裝出幾分糊塗。時不時揣著明白裝糊塗,留給員工一些成為決策者的機會,讓他們在會議中暢所欲言,能提高他們參與決策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

具體如何去做,下麵的故事也許能夠提供一些值得借鑒的東西。

故事:真糊塗還是假糊塗?

最近Lisa經常為老板的糊塗而感到煩惱,她所在的是一家私人企業,雖然處在一個辦公室主任的位置,但每日要處理的大事小事一點兒也不少。老板姓李,是個年過五十的溫州人,都說溫州人摳門,這不是假話,因為他從不提漲工資的事,每次Lisa想幫著員工增加一點福利,他總是一臉茫然的樣子,說:“哎呀,Lisa,這些事情我都不清楚。要不你去問問人力資源部吧,隻要他們那邊同意,我是沒有什麼意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