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不能忘記,一九四六年一月底,當我即將離開重慶前,周總理對我的一次教導。當時周總理正在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緊張的談判鬥爭,我想周總理實在太忙了,我不能再打擾他,我寫了一封信向周總理告別,沒想到周總理在百忙中還是接見了我。這次接見是匆忙的,但給我留下的印象和教育卻是終生難忘的。一個夜晚,我被帶到上清寺石坡上的一幢房子裏,這是中共談判代表團的駐在地。
我走進周總理的辦公室,周總理放下手中的筆,從堆滿文件的書桌前站起身來,麵容瘦削多了。周總理知道我最近檢查出了肺結核,就對我說:“你性格開朗,相信你定會戰勝這樣的疾病。”我知道,周總理和鄧大姐都是帶著嚴重的疾病,長途跋涉,走過雪山草地,完成震撼世界的二萬五千裏長征的啊,我這點病又算得了什麼?!但周總理在萬忙之中還這樣關心地鼓勵我。當時周總理概括地講了當前形勢,和平談判雖在進行,但要做好思想準備,迎接更複雜的戰鬥。最後周總理語重心長地對我講,並讓我帶話給在一起工作的同誌。周總理說:“可能有一個階段黨的機關離開你們遠了,你們要慎重,無論在什麼情況下,對黨要做老實人。自以為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隻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曆史的考驗。共產黨是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的。”
周總理這番語重心長的教導,是我一輩子也不會忘卻的。周總理伸手向我握別時,我透過淚水望著他親切的麵容,哽咽得語不成句,斷斷續續地說:您能告訴我什麼時候才能和您再見,什麼時候才能和您再見……周總理滿懷信心地說:“在一個時期內不可能見麵了,但再見麵的時間也不會太長的。”
(節選自張瑞芳《敬愛的周總理,文藝工作者懷念您!》,原載《周恩來與文藝》下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