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同誌是南昌起義的軍事領袖,蘇維埃革命時期的紅軍創造者之一,擔任第二方麵軍總指揮,抗戰後任一二○師師長。賀龍同誌是一個真正身經百戰的勇士,有指揮戰爭與建設軍隊的豐富經驗。他從小就有反抗舊統治的思想,在反動統治下單人獨馬去創立武裝組織,從幾個人、幾匹馬、幾支槍的小隊伍發展到大的部隊。在舊社會裏做過鎮守使,大革命時代是國民革命軍的一個軍長,非常熟悉舊社會,特別是舊軍隊的情形。這都是值得我們向他學習的。但是賀龍同誌偉大之處,不僅在此,而在於他對革命對黨的一貫忠誠的態度。他有百折不撓的精神,不因鬥爭失敗而氣餒。南昌起義失敗後,他便跑到洪湖去,從僅僅幾個人的起義,發展而為大兵團的紅軍。後來因立三路線和“左”傾機會主義路線而使部隊縮小,但他從不灰心喪氣,又跑到貴州東北部去建立根據地。他對黨中央的正確路線是堅決而忠實地執行的,從不以軍隊勢力和黨對立,不把軍隊看得比黨高。當二方麵軍和四方麵軍會合時,他是堅決反對張國燾所采取的反抗中央的行動的。在延安的一次反對國燾路線的會議上,賀龍同誌手指著張國燾說:“當你是共產黨員的時候,我還是個軍閥;現在我做了共產黨員,你反而變成軍閥了!”這說明了他是對黨忠誠的,是反對軍閥主義的。他最近時常說,一個共產黨員,什麼都應當是黨的,恐怕隻有對老婆的愛情才是屬於私人的吧;但是當必要時,當黨的工作需要而調走自己的老婆時,自己還要服從這個調動。他還時常說,率領軍隊的黨員,絕對不能把軍隊看成是自己的,自己如果調動工作時,就希望代替自己工作的人,能夠很快地把軍隊帶得很順手,很就緒,否則,自己心中是不安的。這說明了賀龍同誌對黨對革命的忠實,說明了他是立場堅定,有原則性,有組織能力,善於和群眾打成一片,性格直率,富有魄力,大公無私的一個同誌。對於黨所賦予的任務,或者他下了決心要幹的事情,他是一定要一直幹到底,不管其中有任何的困難與艱險。這樣,當你和他在一起工作的時候,就會使你感到有一種可以依靠的力量存在著,就會增加你的勝利的信心。
(選自《任弼時選集》,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